当前位置:历史谷 >

儒行的精彩文章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礼记·儒行第四十一篇
  •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礼记·儒行第四十一篇

  •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
  • 26035
李邈:唐代宗李豫次子,爱好读书,以儒行闻
  • 李邈:唐代宗李豫次子,爱好读书,以儒行闻

  • 李邈(746~773年),唐朝宗室,唐代宗李豫次子,母为崔贵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肃宗上元二年,作为皇孙受封益昌郡王。宝应元年,受封郑王。永泰元年,遥领平卢淄青节度使,累授天下兵马元帅。大历八年去世,时年二十八,追赠昭靖太子,葬于细柳原。人物...
  • 18516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何对抨击科举制度进行抨击
  •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何对抨击科举制度进行抨击

  • 相信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话是由明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顾炎武说出来的,并且与明朝的黄宗羲、王夫之三人被后人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雕像顾炎武生于公元1613年7月15日,是苏州昆山人。顾炎武本名为绛,字为忠...
  • 14762
七十二贤之闵损:德行兼备的儒家代表
  • 七十二贤之闵损:德行兼备的儒家代表

  • 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有七十二贤人被誉为道德楷模。其中,闵损是其中之一,他的德行和学识备受赞誉。那么,闵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闵损的生平事迹和品质特点。一、闵损的生平简介闵损(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字子骞,又称闵子骞,鲁国公族,春秋时期鲁国著...
  • 12394
揭秘:嬴政举行的焚书坑儒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
  • 揭秘:嬴政举行的焚书坑儒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

  • 开启了封建时期“愚民统治”“学院争吵”的先河。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今文经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
  • 15069
汉朝初期道家盛行 董仲舒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儒术
  • 汉朝初期道家盛行 董仲舒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儒术

  •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道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汉朝初期的时候,其实道家的思想比较盛行,而这个思想在国力比较繁盛的时期就不太适用了。所以,汉武帝时期亟需一个迎合社会当前条件的思想,用以巩固皇帝手中的权力。而这个武器,儒术正好合适。另外,当时的社会中,还存在一些...
  • 12451
儒家著作欣赏:荀子·法行篇第三十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著作欣赏:荀子·法行篇第三十的原文是什么?

  •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雝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
  • 15031
杨行密为什么打不过孙儒?原因有哪些?
  • 杨行密为什么打不过孙儒?原因有哪些?

  • 杨行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重要将领,他在南唐的建立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他曾经在与后周的战争中屡次失利,其中一次就是被孙儒击败。那么,为什么杨行密打不过孙儒呢?首先,从军事实力上来看,杨行密和孙儒的实力并不相当。孙儒是后周的名将之一,他率领的军队在北方战...
  • 7432
我的伯父梅光迪,笃学励行,一代儒宗绍远绪
  • 我的伯父梅光迪,笃学励行,一代儒宗绍远绪

  • 我的伯父梅光迪,字觐庄,又名迪生,诞生于1890年(清光绪十二年一月二日),今南陵县奚滩乡西梅村(原属宣城县)一个清末秀才家里,世代书香人家(远祖,清初梅定九以天算之学卓绝于一代),家境并不富裕,过的是一般平民生活。伯父六岁时,就在先祖父执教的私塾里(后任教于宣城崇正学堂)读书。...
  • 4088
独尊儒术是哪个皇帝推行的?他是怎么做的?
  • 独尊儒术是哪个皇帝推行的?他是怎么做的?

  • 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推行的政策。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独尊儒术”政策。这个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推崇儒家思想和打压其他学派的思想,来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国家。在汉武帝时期,他认...
  • 26758
辽朝时期,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儒家文化?
  • 辽朝时期,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儒家文化?

  • 辽朝,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渤海国对儒学思想文化认同程度极高,渤海建国不久,大祚荣就开始向唐朝学习先进的制度。大钦茂继位后,全面引进儒家典籍,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取《唐礼》《三国志》《晋书...
  • 4062
孙悟空原型揭秘:原是一白衣儒士,最初叫“猴行者”
  • 孙悟空原型揭秘:原是一白衣儒士,最初叫“猴行者”

  •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上天窜地的石猴,但这是吴承恩笔下的神话人物,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那么孙悟空的原型是谁呢?孙悟空的原型之谜还得从千万年前说起,从历史书籍查证,孙悟空是一个白衣秀士。孙悟空的原型之谜听小编细细道来。孙悟空的原型白衣秀士孙悟空出现在各种神话电...
  • 27571
子部名作《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的原文是什么?
  • 子部名作《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的原文是什么?

  • 孔子在衛,冉求言於季孫曰:「國有聖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是猶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已.今孔子在衛,衛將用之.己有才而以資鄰國,難以言智也,請以重幣迎之.季孫以告哀公,公從之.孔子既至,舍哀公館焉.公自阼階,孔子賓階升堂立侍.公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
  • 27327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简介 推行以儒治国的皇帝
  •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简介 推行以儒治国的皇帝

  •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祐。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在位九年,死后并未传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传位...
  • 30207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这一行为是什么引起的?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这一行为是什么引起的?

  • 你知道焚书坑儒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起焚书坑儒,相信大家对这个词都不会太陌生了,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到钱212年期间,秦始皇焚毁书籍以及坑杀范禁者460多人的历史事件。那么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因为马屁拍得太着急?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小伙伴...
  • 17024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 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史称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13年,在秦朝首都咸阳,举办了一场非常特别的宴会。对于这场宴会的目的,后世史书上已经没什么记载了。有可...
  • 5745
焚书坑儒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秦始皇真的有过“坑儒”行为吗
  • 焚书坑儒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秦始皇真的有过“坑儒”行为吗

  • 很多人都不了解焚书坑儒真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秦始皇以其文治武功,开创大一统之先河,被后世称之为千古一帝。但秦始皇同样因其暴政被后世加以批评,其中被人诟病较多的就是“焚书坑儒”。秦始皇为统一“大一统”思想,罢黜分封、推行郡县而“焚书”,尚且不足称之为...
  • 26462
《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二·儒行的原文是什么?
  • 《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二·儒行的原文是什么?

  • 儒行刘献之卢景裕萧德言张楚金怜才沈约唐高宗天后源乾曜张建封李实韩愈杨敬之卢肇令狐绹崔铉高逸孔稚珪李元诚陶弘景田游岩朱桃椎卢鸿元结贺知章顾况陈琡孔拯儒行刘献之后魏刘献之少好学,尤精诗传,泛观子史。见名法之言,掩卷而笑曰:若使杨墨之流,不为此书,千载谁知少也。又谓所...
  • 30391
焚书坑儒的儒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儒家吗?
  • 焚书坑儒的儒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儒家吗?

  • 焚书坑儒,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事件。然而,关于这个事件中的“儒”究竟是指儒家学者还是儒家学说,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这个问题。一、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焚书坑儒发生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严格的思想...
  • 3687
李贽是是谁?批判孔孟儒学,站在逆河的行者
  • 李贽是是谁?批判孔孟儒学,站在逆河的行者

  • 李贽是是谁?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孔孟儒学之道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源远流长,影响着各个朝代。在明朝,一位文人站了出来,他逆着长河,发出了心中的呐喊,儒学之道不可以矣。他就是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李贽以孔...
  • 2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