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清明的精彩文章

清明扫墓成传统 揭晓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之谜
  • 清明扫墓成传统 揭晓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之谜

  •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我国清明节必备的活动之一便是扫墓,前往墓地进行祭奠祖先。但是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呢?一般来说,大家都认为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承袭自寒食的习俗,而在我国古代,清明节早前与墓祭无关,墓祭是贵族活动,百姓不举行墓祭,只举行家祭。大概从唐朝开始,清明节和寒食渐...
  • 9935
清明短句思念亲人有哪些?清明节介绍
  • 清明短句思念亲人有哪些?清明节介绍

  •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公历4月4日或5日举行。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缅怀逝去的亲人,表达对已故亲友的思念之情。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明短句思念亲人。一、缅怀逝去的亲人清明节是一个寄托思念之情的时刻,人们会在这一天缅怀逝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
  • 31628
《长安清明》韦庄所作,表达了人们对于清明节到来的欢喜之情
  • 《长安清明》韦庄所作,表达了人们对于清明节到来的欢喜之情

  • 唐代韦庄所作的《长安清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安清明》【唐代】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译文时光飞逝,早已到了落花伤春梦思春雨的...
  • 13696
唐高宗赐柳枝: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
  • 唐高宗赐柳枝: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

  • 我国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后来,老百姓将此演化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将柳插在井边,成语“井井有条”,就是来源于此。人们不但自己乐于佩戴柳枝,还将它插在门楣之上,用以避邪。有的地方还用面和枣...
  • 29016
《清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清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清明黄庭坚〔宋代〕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译文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
  • 3999
清明时节的经典美食有哪些?这些美食是怎么做的?
  • 清明时节的经典美食有哪些?这些美食是怎么做的?

  • 大家知道清明时节的经典美食有哪些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艾叶(也可以用其他绿色菜叶代替)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
  • 23321
清明寒食的历史传说:晋文公血书赐树“清明柳”
  • 清明寒食的历史传说:晋文公血书赐树“清明柳”

  •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
  • 23469
解析唐朝陆象先真的清明向道洁身自好吗?
  • 解析唐朝陆象先真的清明向道洁身自好吗?

  • 陆象先是唐朝时期的人,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尚书左丞,而陆象先在早期的时候担任过扬州参军、中书侍郎等职位,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后来因为太平公主而成为宰相,在任期间他的表现一直非常好,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统治者的欣赏,去世之后还被追封为左丞相。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
  • 5441
趣闻探秘:清明扫墓的8大禁忌信不信由你
  • 趣闻探秘:清明扫墓的8大禁忌信不信由你

  • 一.孕妇避免扫墓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网络配图一.孕妇避免扫墓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
  • 6699
《红楼梦》清明时节,贾府有2个女儿不会回来了
  • 《红楼梦》清明时节,贾府有2个女儿不会回来了

  • 《红楼梦》清明时节雨纷纷,贾府有2个女儿不会回来了,这2个女子分别是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贾探春在清明节远嫁是板上钉钉的事。她的判词和[分骨肉]曲子,元宵节灯谜都预示了这一点。尤其元宵节灯谜与判词图画以“风筝”呼应,证明探春远嫁就在清明节...
  • 11162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 清明(PureBrightness)一、清明节气的时间:每年04月4~6日二、清明节气由来,清明节气气候变化,清明节气介绍: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
  • 11005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都是泪 武汉专家新解杜牧诗
  •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都是泪 武汉专家新解杜牧诗

  • 路上的牧童寓意蓬勃活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仅仅传达出伤感吗?昨天,武汉专家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梦想与生命”论坛上,新解这首《清明》诗。在很多人眼中,这首诗为清明这个节日定了个基调—“欲断魂”。说起清明,去陵...
  • 11644
清明寄哀思的短句有哪些?清明节介绍
  • 清明寄哀思的短句有哪些?清明节介绍

  •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公历4月4日或5日举行。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常常会通过寄哀思的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明寄哀思的短句。一、思念如潮涌“思念如潮涌,泪眼望断天涯。”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泪水不...
  • 15486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是什么让他在清明佳节无奈与忧伤?
  •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是什么让他在清明佳节无奈与忧伤?

  •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是什么让他在清明佳节无奈与忧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及清明节,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两件事,一是祭祖,二是踏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礼仪之邦来说,孝道无疑是重中之重。于是,人们便选择了用一天来专门扫墓祭祖,缅怀先人,同时也是暗示着要饮水思源、不可忘...
  • 20938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清明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清明的诗作?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上有不少关于清明的诗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一到,总会想起杜牧的这首《清明》。清明,万物生长,天清地明,故谓“清明”。清明,是忧伤与欢乐的交织,是哀思...
  • 23532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宋代〕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译文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
  • 11155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怎么来的?清明节下雨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怎么来的?清明节下雨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相信不少人工薪阶层期盼已经,因为清明节有三天的假期,并且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刚好借此出门游玩。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春祭节日”,也是二十四节...
  • 23206
宋朝官员很清明,无非人性而只因这一制度,可惜后期也因此而亡
  • 宋朝官员很清明,无非人性而只因这一制度,可惜后期也因此而亡

  • 我国君王为了让底下人清明,可谓是煞费苦心。诸如朱元璋,为了给大家警醒,发明了剥皮填草的可怕刑罚,只为了立威,让大家绝对不要触犯底线。但这些做法有用是有用,可效果却并不彻底。相比较来说,宋超时期应该是最为清明的朝代了。宋朝的形象可能一直都比较低调,大家除了知道这个时代...
  • 26364
寒食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关系?寒食和清明是为了什么而设立的?
  • 寒食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关系?寒食和清明是为了什么而设立的?

  • 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节日,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你知道寒食与清明什么关系吗?首先,寒食节和清明节都是为了祭扫先祖而设立的节日。在古代,人们认为祖先是家族的灵魂,他们的存在对于后代非常重要。因此,每年的寒食节和清明节都是人们祭扫先祖的日...
  • 8443
《清明》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清明》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清明杜牧〔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赏析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
  • 1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