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封汾的精彩文章

西汉初期大臣周昌简介:官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 西汉初期大臣周昌简介:官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周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昌(?-公元前192年),沛郡人,西汉初期大臣。秦时为泗...
  • 5675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 出土的碳粒。“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王益人告诉记者。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内,新发现了46处旧石器时期原地埋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内发现大量石制品。专家介绍说,这些发...
  • 11485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岑参〔唐代〕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译文我故地重游,宛若以前从外地回家。汾河岸上袅娜垂柳,似乎还识旧人,欲著人衣,依依难舍。注释一本诗题无“平阳郡”。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宛似:好象。归:回到家里。可怜:可爱。依依:形容柳树对人依...
  • 27328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岑参〔唐代〕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译文我故地重游,宛若以前从外地回家。汾河岸上袅娜垂柳,似乎还识旧人,欲著人衣,依依难舍。赏析诗人重游小时居住地,恍然多少往事涌上心头。诗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千头万绪,欲言还止,而诗人只撷取河边...
  • 28922
清代诗词之金缕曲·赠梁汾赏析,该诗词应如何理解?
  • 清代诗词之金缕曲·赠梁汾赏析,该诗词应如何理解?

  • 金缕曲·赠梁汾【清代】纳兰性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
  • 4729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汾沮洳》篇: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汾沮洳》篇: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小编就为...
  • 31846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 出土的碳粒。“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王益人告诉记者。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内,新发现了46处旧石器时期原地埋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内发现大量石制品。专家介绍说,这些发...
  • 23340
《汾上惊秋》唐代苏颋所作,诗人将感慨隐藏在心中
  • 《汾上惊秋》唐代苏颋所作,诗人将感慨隐藏在心中

  • 苏颋,字廷硕,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个文学家。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苏颋所作的《汾上惊秋》吧。岁月从来波澜不惊,缓缓如长河流淌不止,春去秋来,万物生长,永远不会因为某个片断而恒久停留。所谓的“追赶季节的脚步”,只是浪漫的诗意想法,它领悟到的应当是人生之中那些最美好的时光。...
  • 20926
揭秘金缕曲·赠梁汾中的梁汾身份
  • 揭秘金缕曲·赠梁汾中的梁汾身份

  • 金缕曲·赠梁汾,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然而,诗中的梁汾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读者。本文将带您揭开梁汾的真实身份,还原这首古诗背后的故事。一、梁汾的身份猜测关于金缕曲·赠梁汾中的梁汾身份,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梁汾是诗人的朋友,有人认为他是诗人的恩师,还...
  • 28029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该如何理解?
  •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该如何理解?

  •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纳兰性德〔清代〕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
  • 10641
宜阳、汾北之战是怎么回事?北齐是如何取胜的?
  • 宜阳、汾北之战是怎么回事?北齐是如何取胜的?

  • 宜阳、汾北之战是北周天和四年(北齐天统五年,569年)九月至六年六月,北齐太傅斛律光等率军于宜阳(今属河南)、汾北(今山西乡宁以北)击败北周军的作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过程天和四年八月,北齐将独孤永业攻扰周边,北周人杀孔城(今河南伊川...
  • 22828
苏颋《汾上惊秋》: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
  • 苏颋《汾上惊秋》: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

  • 苏颋(670-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著有文集三十卷,还曾参与修定《开元后格》、《开元后令》、《开元后式》。《全唐诗》收录有其诗作99首。《全唐文》则将其文章编为九卷。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苏...
  • 10482
岑参《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诗人化陈出新,意巧语奇
  • 岑参《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诗人化陈出新,意巧语奇

  •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岑参的《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一起...
  • 8685
诗经·国风·汾沮洳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呢?
  • 诗经·国风·汾沮洳原文是什么?如何赏析呢?

  • 汾沮洳佚名〔先秦〕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译文在那汾河湾里低湿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水面野菜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
  • 17161
历史上的今天5月17号 临汾战役结束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7号 临汾战役结束

  • 1948年5月17日(戊子年四月初九)临汾战役结束在68年前的今天,1948年5月17日(农历四月初九),临汾战役结束。解放军爆破手对临汾城墙工事突击爆破1948年5月17日(距今68年),解放军太岳、晋绥军区部队在历时71天的临汾战斗中,歼国民党军2.5万人,俘第六集团军中将副司令兼晋南总指挥...
  • 19487
李峤《汾阴行》:这首诗受到了“初唐体”的明显影响
  • 李峤《汾阴行》:这首诗受到了“初唐体”的明显影响

  •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峤的《汾阴行》,一起来看...
  • 26623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既慷慨淋漓,又耐人寻味
  •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既慷慨淋漓,又耐人寻味

  •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那么...
  • 29826
郭子仪的汾阳王府有多大?他为什么选择急流勇退?
  • 郭子仪的汾阳王府有多大?他为什么选择急流勇退?

  • 唐朝大将郭子仪能征善战,号称“中兴名将”,在“安史之乱”爆发时期,力挽狂澜,收复两京之地,迎接圣驾还京,立下卓著功勋。唐肃宗曾当面表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之功也!”以军功册封郭子仪为汾阳王,任职中书令,赐一座豪宅——汾阳王府。《唐语林》记载:“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僮客...
  • 13121
《金缕曲·赠梁汾》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金缕曲·赠梁汾》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清代〕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
  • 23332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中唐名将汾阳王郭子仪
  •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中唐名将汾阳王郭子仪

  •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
  • 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