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中望的精彩文章

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这首诗化用的典故很多
  • 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这首诗化用的典故很多

  •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
  • 4698
日本投降前的挣扎:希望苏联出面盼望其居中调停
  • 日本投降前的挣扎:希望苏联出面盼望其居中调停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日在日本国会的党首辩论中,拒绝明确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定性,招致众多批评。其实在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表示投降前后,也有过各种垂死挣扎。主战派拟定“总决战计划”1945年7月26日晚,美、中、英三国向日本发出由杜鲁门、蒋介石和...
  • 14594
张昭的智谋:如何在战乱中保持声望
  • 张昭的智谋:如何在战乱中保持声望

  • 在三国历史的舞台上,张昭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他在战乱中主动投降曹操,但却依然得到了江东人的好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张昭,字子布,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谋士。他在孙策、孙权两代效力,为孙吴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智谋和忠诚,使他在江东地区赢得了极高...
  • 5826
古代中国的力量:一段历史的回望
  • 古代中国的力量:一段历史的回望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古代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代的中国到底有多强大。首先,古代中国在经济上的强大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历史记载,当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据了全...
  • 23976
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之作,赏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唐诗中最经典的中秋之作,赏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宋词中有很多中秋名篇,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一剪梅》等等,但唐诗中中秋之作很少,名篇佳作更是寥寥无几。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首描写中秋望月的唐诗,此诗算是唐诗中少有的中秋佳作,其中一个名句更是传唱千古: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
  • 18223
中美望厦条约的意思?望厦条约的厦的读音怎么读
  • 中美望厦条约的意思?望厦条约的厦的读音怎么读

  • 中美望厦条约的意思基本解释: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7月美国强迫清政府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野史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共三十四款。其中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及《中英五口通商...
  • 25327
三国中博望坡之战简介
  • 三国中博望坡之战简介

  • 博望坡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刘备在杀伤一定曹军后退兵。日后曹操将重心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无暇再顾及荆州的刘备,使其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 25366
祖咏《望蓟门》:作者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
  • 祖咏《望蓟门》:作者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

  • 祖咏(699-746),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后移居汝水以北别业,渔椎终老。曾因张说推荐,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其与王维友善,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也。代表作有...
  • 24550
汤若望是谁?中国的农历是汤若望发明创造的吗
  • 汤若望是谁?中国的农历是汤若望发明创造的吗

  •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本土文化极高的国家,因为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而使得整个中华大地上都有一种极大的优越感。中国自己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所以另外一种外来文化或者是宗教想要在中国传播开来,实际上是一种很难的事情。而汤若望这样一个...
  • 13240
施闰章《雪中望岱岳》:全诗意境之寥阔,直可继杜甫《望岳》
  • 施闰章《雪中望岱岳》:全诗意境之寥阔,直可继杜甫《望岳》

  •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
  • 6497
汤若望为什么能在中国顺利传教?中国的农历是汤若望创造的吗?
  • 汤若望为什么能在中国顺利传教?中国的农历是汤若望创造的吗?

  •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本土文化极高的国家,因为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而使得整个中华大地上都有一种极大的优越感。中国自己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所以另外一种外来文化或者是宗教想要在中国传播开来,实际上是一种很难的事情。而汤若望这样一个...
  • 9832
望厦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 望厦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 中美望厦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美国根据利益均沾的原则,取得了中美条约中除割地...
  • 13195
汤若望和中国农历 汤若望简介
  • 汤若望和中国农历 汤若望简介

  • 汤若望(JohannAdamSchallvonBell,1592年—1666年),字道未,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到澳门,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朝,是继利玛窦之后最重要的来华耶稣会士之一。过去常把传教士看成是侵略的先遣队,这个看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些早期传教...
  • 24519
望远镜最早是在明末传入中国的吗?望远镜的由来
  • 望远镜最早是在明末传入中国的吗?望远镜的由来

  • 这是19世纪初商船上使用的望远镜。望远镜在清代已流行于名门显宦之家。这是1655年荷兰使团抵达广州后,藩王出城举行欢迎仪式的盛大场景。当时的欧洲沉浸在由马可波罗编织的“东方绮梦”中,贵族们借助中国茶、瓷器、博古架乃至庭院营造的华丽世界来感受遥远东方文化的气息,有...
  • 7198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所作,描写望月怀乡的场景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所作,描写望月怀乡的场景

  • 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是中国古代四大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许多诗词作家为其赋诗作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所作,描写的是春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所作,描写的清明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 7763
拉夫特号集中营逃亡事件:一段充满希望与绝望的历史
  • 拉夫特号集中营逃亡事件:一段充满希望与绝望的历史

  •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建立了许多集中营,其中拉夫特号集中营是最为臭名昭著的一个。在这里,无数犹太人和其他被迫害者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然而,在这片死亡的阴影中,也发生了一些令人感动的逃亡事件。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段充满希望与绝望的历史。一、拉夫特号集中营...
  • 19789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分别是什么意思?
  •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分别是什么意思?

  •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其独特的诊疗方式一直备受瞩目。其中,“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手段。那么,这四种手段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中医四诊的神秘面纱。首先,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眼睛等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的...
  • 17896
望江南李煜,李煜望江南欣赏
  • 望江南李煜,李煜望江南欣赏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望江南》中的一句诗。这首词以其深情厚意,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图,展现了李煜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怀念。而李煜望江南,更是他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李煜与江南李煜,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然而,他的诗...
  • 11888
中国古代十大名门望族 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 中国古代十大名门望族 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 一、陇西李氏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
  • 30131
孟浩然《舟中晓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舟中晓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古诗《舟中晓望》年代:唐作者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作品赏析一作"舟中晚望"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鉤奇抉异”(皮日休),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
  • 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