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六韬的精彩文章

《六韬·龙韬·励军》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六韬·龙韬·励军》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卒之劳...
  • 11274
《六韬·虎韬·三陈》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六韬·虎韬·三陈》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武王曰:“善哉!”【译文】武王问太公说:“用兵作战时市设的所谓天阵、地阵、人阵,是怎么回事?...
  • 19925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绝道》赏析以及例证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绝道》赏析以及例证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20565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武韬·文伐》赏析以及例证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武韬·文伐》赏析以及例证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26810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豹韬·少众》例证以及赏析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豹韬·少众》例证以及赏析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28689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武韬·发启》赏析以及例证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武韬·发启》赏析以及例证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14025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犬韬·战骑》赏析以及例证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犬韬·战骑》赏析以及例证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8259
《六韬·龙韬·兵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六韬·龙韬·兵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预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太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妖祥,士卒所告。凡三军说怿,士卒畏法,敬其将命,相喜以破敌,相陈以勇猛,相贤以威武,此强征也。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
  • 8146
《六韬》内容极为丰富,书中如何反映姜子牙的军事思想?
  • 《六韬》内容极为丰富,书中如何反映姜子牙的军事思想?

  • 《六韬》包含《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六篇,涉及战争观、战争谋略、作战指导和军事人才思想等多方面的军事理论,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其中能反映吕尚军事思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强调争取...
  • 20714
《六韬·龙韬·五音》的原文是什么?该怎么翻译呢?
  • 《六韬·龙韬·五音》的原文是什么?该怎么翻译呢?

  •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律章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共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之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
  • 26490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金鼓》赏析以及例证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金鼓》赏析以及例证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15537
《六韬·文韬·守国》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六韬·文韬·守国》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守国奈何?”太公曰:“斋,将语君天之经,四时所生,仁圣之道,民机之情。”王即斋七日,北面再拜而问之。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物盈;冬道藏,万物寻。盈则藏,藏则复起,莫知所终,莫知所始,圣人配之,以为天地...
  • 30339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
  • 22136
刘鄩精通六韬为什么还会打败仗?原因是什么?
  • 刘鄩精通六韬为什么还会打败仗?原因是什么?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勇的将领,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刘鄩便是其中之一,他曾凭借六韬之道,战胜强敌,但也曾遭遇失败。然而,正是这些失败,让他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位叱诧风云的名将。一、刘鄩与六韬之道刘鄩,字子翼,唐朝初年的著名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尤其擅长运...
  • 25681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文韬·六守》例证及赏析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文韬·六守》例证及赏析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19005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略地》赏析以及例证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略地》赏析以及例证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27376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动静》赏析以及例证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动静》赏析以及例证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9584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军用》赏析以及例证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虎韬·军用》赏析以及例证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31962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龙韬·论将》例证以及赏析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龙韬·论将》例证以及赏析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
  • 5010
《六韬·文韬·盈虚》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六韬·文韬·盈虚》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得闻乎?”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上世所谓贤君也。”文王曰:“其治如何?”太...
  • 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