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采纳的精彩文章

曹操为何不顾程昱的提醒而采纳庞统献的连环计?
  • 曹操为何不顾程昱的提醒而采纳庞统献的连环计?

  • 曹操是三国时期文韬武略的政治家,他战绩无数,也为后来的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老马总有失蹄的时候。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说说曹操失策的判断。曹操在赤壁之战上的惨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照罗贯中的演义,庞统献的连环计在配合周瑜、诸葛亮的火攻大计上,可谓是至关重要,功不可没...
  • 9730
左鼎上书指出冗官问题,朱祁钰采纳他的意见了吗?
  • 左鼎上书指出冗官问题,朱祁钰采纳他的意见了吗?

  • 左鼎上书指出冗官问题,朱祁钰采纳他的意见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本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左鼎是明朝前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永新,于正统七年成功考中进士,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他便被授官为监察御史,负责前往山西一带巡按。到了正统末...
  • 30680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什么建议?李斯编撰的秦律有哪两大特点?
  •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什么建议?李斯编撰的秦律有哪两大特点?

  • 秦王朝建立后,嬴政面对的是一个各地区文化、习俗、律法各不相同的帝国。他的当务之急就是制定出一套办法,维护国家秩序,保持社会安定。此时,李斯对始皇说:“如今天下刚刚平定,六国的人心还尚未归附,各国的律法还各不相同,为了使帝国秩序整齐划一,应该重新厘定法律、修订法典,使法度...
  • 23987
刘邦并非总能采纳最正确的意见,他害的儿子性命不保
  • 刘邦并非总能采纳最正确的意见,他害的儿子性命不保

  •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般认为,汉高祖刘邦成功的秘诀在于,总是能在关键时刻采纳最正确的意见。但其实,刘邦也不是总能采纳...
  • 24910
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 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 关羽败走麦城之后,被马忠斩杀。刘备得知以后震怒,集结了几十万大军进攻孙权,为关羽报仇,但是不料被孙权杀得大败而归,几十万人马剩下不到一半,气得刘备气血攻心,病死在白帝城,至此,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皆去世。网络配图蜀国此时只留下了诸葛亮,赵云等元老,不久之后,赵云在北伐中也因病...
  • 6539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没有采纳四人的策略
  •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没有采纳四人的策略

  • 官渡之战,三国中“三大战役”的首战,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此战中曹操打败了雄霸北方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为什么袁绍兵多将广,力量雄厚,到最后还是被弱小的曹操所打败呢?我们就以演义加历史来共同...
  • 28905
宋太宗采纳了谁的建议?修建鲜为人知的“水长城”来防御
  • 宋太宗采纳了谁的建议?修建鲜为人知的“水长城”来防御

  • 长城,是自秦始皇起,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巩固北方防线,而建造的城墙,最为著名的便是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在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天下割据,北方契丹建立的辽国,实力雄厚。当时的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换取辽国的援助,将幽州...
  • 29078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纳子午谷奇谋呢?他是如何考虑的?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纳子午谷奇谋呢?他是如何考虑的?

  •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子午谷...
  • 23302
罗大纲:太平天国著名战略家,为何计谋没被采纳?
  • 罗大纲:太平天国著名战略家,为何计谋没被采纳?

  • 每当一提起罗大纲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形象,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1864年6月,一向信奉天父皇上帝会派天兵天将来“诛妖”的洪秀全拒绝服从太医建议,坚持吃“甜露”(杂草),对药物一味排斥而驾鹤西去。7月,曾国荃吉字营麾下大将李臣典、萧泗孚、朱洪章等率兵攻破...
  • 27292
朱棣曾为明朝预留了一条退路,朱由检为何有没采纳这个意见?
  • 朱棣曾为明朝预留了一条退路,朱由检为何有没采纳这个意见?

  • 朱棣的战略眼光有多高?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朝代中,基本都是秉承子承父位的原则;但在明朝时,朱元璋并没有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其中一位儿子,而是直接传给孙子朱允文。朱元璋的这个举动,让他的几位儿子都非常不满;对于他们来说,侄子竟然越辈分当了皇...
  • 5143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景帝采纳了晁错什么“削藩”主张?
  •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景帝采纳了晁错什么“削藩”主张?

  •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一是西汉景帝的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仅三个月便消灭叛乱七国,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权威;二是唐代宗、...
  • 3645
韩信为何不采纳这位奇才的“称王”“称皇”计?
  • 韩信为何不采纳这位奇才的“称王”“称皇”计?

  • 韩信为何不采纳这位奇才的“称王”“称皇”计?韩信在战争中确实是取得了许多辉煌的胜利,但在政治上却显得有些幼稚。这种幼稚在战争中也有所表现,如在灭赵之后,韩信提出要册立张耳为赵王,以此来争取赵国人心。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错在他没有将这一政治策略贯彻下去,而是在战...
  • 23495
诸葛亮北伐成功是否取决于是否采纳魏延翻越秦岭的建议?
  • 诸葛亮北伐成功是否取决于是否采纳魏延翻越秦岭的建议?

  • 诸葛亮北伐成功是否取决于是否采纳魏延翻越秦岭的建议?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汉军队对曹魏发起的三次进攻。在这三次北伐中,诸葛亮采用了不同的战略和路线,但最终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是否采纳魏延翻越秦岭的建议成为了后人争议的话题。有些人认为,如果...
  • 13592
轻徭薄赋是什么意思?哪个皇帝采纳过?
  • 轻徭薄赋是什么意思?哪个皇帝采纳过?

  • 轻徭薄赋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重要政策,其实施者和推广者众多,但是以哪个皇帝为核心呢?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是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如取消苛捐杂税、减免劳役、提高土地利用率等。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农...
  • 6481
为了应对吐蕃,元载提出极具眼光的建议,为何没被采纳?
  • 为了应对吐蕃,元载提出极具眼光的建议,为何没被采纳?

  •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外患-吐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安史之乱”之后,吐蕃正式成为衰弱中的大唐王朝的最严重外患,不但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京畿附近,甚至一度占领长安并扶持自己的傀儡政权。而在其后的数十年间,吐蕃人每当秋高马肥之际便聚集起来,越过边境进入大唐境...
  • 19830
建文帝没有采纳“南北诸王子弟易封”的原因是什么?
  • 建文帝没有采纳“南北诸王子弟易封”的原因是什么?

  • 众所周知,明建文帝是被削藩引出的“靖难之役”推翻的,彻底改变了明朝的历史。但鲜为人知的是,靖难之役爆发前,建文帝的忠良高巍曾经提出了一个明朝版的“推恩令”——“南北诸王子弟易封”。“南北诸王子弟易封”的方案是让藩王与子弟分开居住,北方藩王的子弟住南方,南方藩王的...
  • 6939
大将魏延的奇谋为什么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 大将魏延的奇谋为什么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 魏延的计划确实很有气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蜀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也正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但是诸葛亮又是怎样看的呢?《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孔明笑道:‘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 24701
如果袁绍采纳了田丰的计策,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吗?
  • 如果袁绍采纳了田丰的计策,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吗?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官渡之战前,田丰向袁绍献计未被采纳,如采纳能否改变战争结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著名的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
  • 16486
名将魏延的奇谋为什么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 名将魏延的奇谋为什么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 魏延的计划确实很有气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蜀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也正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但是诸葛亮又是怎样看的呢?《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孔明笑道:‘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 24734
诸葛亮自己深谋远虑,他会采纳手下的计谋吗?
  • 诸葛亮自己深谋远虑,他会采纳手下的计谋吗?

  • 三国时期的蜀国,大概是大多数人心目当中最喜欢的国家了吧。毕竟《三国演义》这本书几乎是以蜀国为主场来写的,对于蜀国人物的事迹也都有些赞美和夸大。我们比较熟悉的,五虎上将,卧龙凤雏。以笔者来说,最喜欢的是自然是诸葛亮。当然,就事论事,就算没有《三国演义》当中的夸大和美...
  • 1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