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义举的精彩文章

人皇王耶律倍的“让国”义举是谦让还是无奈?
  • 人皇王耶律倍的“让国”义举是谦让还是无奈?

  • 契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三子,长子耶律倍,精通汉族文化,为人宽和有礼,后被封为人皇王,太祖意图让他继位;次子耶律德光,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担任兵马大元帅。三子皆为述律皇后所生,但述律皇后最为偏爱次子德光,她认为耶律倍对汉文化简直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继位后不利于契丹的发展。述律...
  • 11474
探寻赵匡胤死亡之谜 弟弟赵光义举斧砍杀赵匡胤?
  • 探寻赵匡胤死亡之谜 弟弟赵光义举斧砍杀赵匡胤?

  • 探寻赵匡胤死亡之谜时,我们都要面对一个神奇的场景:在若隐若现、模糊不清的烛光下,我们看见了赵匡胤举起了斧头,并且挥舞不止。因此,在探寻赵光义行凶工具时,这样一个带有杀戮色彩的斧头,自然成为了首选的作案工具。那么,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这把斧头,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第二,这...
  • 15693
刘义庆所做的《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赞扬了荀巨伯舍生取义的义举
  • 刘义庆所做的《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赞扬了荀巨伯舍生取义的义举

  • 刘义庆,字季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著有《幽明录》《宣验记》等,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义庆所做的《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吧。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刘义庆〔南北朝〕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 6339
盘点:小说《水浒传》中唯一的真好汉的六大义举
  • 盘点:小说《水浒传》中唯一的真好汉的六大义举

  • 《水浒》原名是《忠义水浒传》,其重点突出一个“义”字,表现了这部书是一部讲述中国宋代侠义精神的著作,但108将中,很多人并不是英雄,比如强抢民女的周通,杀人越货的孙二娘,滥杀无辜妇孺的李逵,夺人女儿杀人全家的董平……其实大部分水泊梁山“好汉”都不是好汉而是恶汉。真正能...
  • 11801
曹操行刺董卓义举 让后人称道但事实真是这样?
  • 曹操行刺董卓义举 让后人称道但事实真是这样?

  • 曾经有人这样来综合评价曹操:真英雄,冶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用今天的话说,曹操是一个有才华、有领导能力、会综合分析意见、善于把握机会的聪明人,是东汉末三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关于行刺董卓的义举,更是让后人称道。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网络配图小说《三国演...
  • 3127
卜式义举是什么意思?指的有哪些?
  • 卜式义举是什么意思?指的有哪些?

  • 卜式义举有哪些:历史真相揭秘一、卜式的生平和事迹卜式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曾经担任过齐国的宰相,并且在军事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治国理念以“以德治国”为核心,强调节约和勤政,反对奢侈和浪费。在战争方面,卜式的指挥才能和勇气备受赞誉,多次带领...
  • 12947
毛惜惜因国殉义,义举一时传遍朝野
  • 毛惜惜因国殉义,义举一时传遍朝野

  • 是凡能在史籍上留下缕缕幽香的,除了皇后贵妃,除了美女才女,也只有烈女了。毛惜惜,南宋时扬州名妓。祖居高邮,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学书学剑,多才多艺。幼年时金兵南犯,高邮沦落,父母双亡,与乳母李氏逃至扬州。因惜惜懂得琴棋书画、歌舞弹唱,很快在扬州城里有了名气。后被高邮总兵荣全强...
  • 28617
明朝官员的壮举:挽救百万生命的义举
  • 明朝官员的壮举:挽救百万生命的义举

  •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脾气暴躁的文官,他揪住锦衣卫的头发大打出手,这一行为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敬佩的故事。这位官员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正义,更挽救了185万人的生命。这位官员名叫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他以其廉洁奉公、敢于直言的品质而闻名于世。然而,他的...
  • 12985
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 科举制度的价值意义
  • 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 科举制度的价值意义

  • 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批人才因为这一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虽然这些人才最后能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为数不多,但是客观上却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懂语言、懂古文,能读会写,虽然很多人最终不能做官,但是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 7430
法国里昂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 法国里昂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 里昂(Lyon)是法国闻名的丝绸生产城市,是法国的纺织业中心。从16世纪起,里昂出产的丝绸畅销欧洲。在里昂的纺织手工作坊内,工人受到极为残酷的剥削,每天要工作15到16个小时,而每天所得到的工资,只仅仅能买到一磅的面包,难于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至于女工和童工的处境,就更加悲惨凄...
  • 9659
柏举之战发生在何时?柏举之战有何深远意义
  • 柏举之战发生在何时?柏举之战有何深远意义

  •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是联合吴国来牵制楚国。晋国人教会了楚国人用战车,御射等,所以...
  • 9094
唯才是举是什么意思?唯才是举的意义是什么?
  • 唯才是举是什么意思?唯才是举的意义是什么?

  • 唯才是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主张之一,它强调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那么,唯才是举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唯才是举的基本含义。唯才是举的核心思想是: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选拔和重用有才干的人才能够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唯才是举政...
  • 2964
杯酒释兵权无奈之举的仁义 有别于朱元璋的壮举
  • 杯酒释兵权无奈之举的仁义 有别于朱元璋的壮举

  • 赵匡胤出生在五代时期,一个军阀世家的公子,经历的那段混乱岁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的54年,就出现了5个朝代、17个皇帝。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也当上了皇帝。做皇帝的感觉好,可是每次想到过去那50年,皇帝都没有一个能够善终,他害怕了。网络配图既然做上了皇帝,就要规避50年...
  • 27882
宋襄公的仁义之举与误解
  • 宋襄公的仁义之举与误解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充满智慧和勇气的英雄人物。然而,也有一些人物因为他们的行为和决策而被后人误解。其中,宋襄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许多人认为他愚蠢,不理解他推行仁义的真正意义。那么,宋襄公的愚蠢在哪里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一、宋襄公式的愚蠢是什么意思?“宋...
  • 18170
赵光义对嫂子侄子有何举措
  • 赵光义对嫂子侄子有何举措

  • 赵光义与皇位之争:对嫂子侄子的举措在北宋时期的皇位之争中,有一段历史事件引人注目,那就是赵光义对嫂子侄子的举措。这一事件充满了权力斗争、家族矛盾以及复杂的情感纠葛,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气,也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赵光义,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也是一名重要...
  • 22537
探索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内容,唐代科举有何政治意义?
  • 探索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内容,唐代科举有何政治意义?

  • 唐朝统治者注重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于是出现了每年定期考试的制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自夏商周时代开始,就有了自己的选官用官制度,各朝各代在这方面的制度也都不尽相同。从夏商周时代的“世卿世禄制”,到秦国的按照内功受爵,再到两汉时期的察举制...
  • 29075
察举制是什么含义?汉代如何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 察举制是什么含义?汉代如何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
  • 19826
科举制度诞生的意义是什么?科举制为何走向没落?
  • 科举制度诞生的意义是什么?科举制为何走向没落?

  •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下面...
  • 3334
察举制的含义和特点有哪些?察举制介绍
  • 察举制的含义和特点有哪些?察举制介绍

  •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核心是以考试取人。在察举制下,各级官府会定期举行科举考试,通过考试的人才能被选为官员。察举制的含义和特点如下:一、含义察举制是指通过定期举行的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这种制度起源于汉代,发展至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等时...
  • 19752
古代科举的含义及起源 古代科举制的起始年份
  • 古代科举的含义及起源 古代科举制的起始年份

  • 导读:科举制的起源是每一本中国古代史或中国通史、教育史、政治制度史、法制史、文化史著作都要涉及的问题,也是科举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之一。多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重要问题聚讼纷纭,涉及科举制起始时间的论著层出不穷。由于对“科举”一词的理解不同,导致观点相当...
  • 2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