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出处的精彩文章

成语“以规为瑱”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以规为瑱”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以规为瑱【拼音】:yǐguīwéitiàn【解释】: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成语故事】:公元前541年,楚国的令尹公于围杀害了楚王,自己当上国君,史称楚灵王。公子围原本是个善于玩弄权术的人,篡夺王位后,更是为...
  • 16167
成语“芒刺在背”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芒刺在背”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芒刺在背”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往下看。【拼音】:mángcìzàibèi【解释】: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成语故事】:汉武帝晚年,大臣霍光很受信任,被封为大将军。汉武帝死后,他又辅佐年幼的汉昭...
  • 9875
乐不思蜀典故出处哪里?在书中哪一部分?
  • 乐不思蜀典故出处哪里?在书中哪一部分?

  • “乐不思蜀”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它出自于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个典故的出处是在第54回中,当时蜀汉后主刘禅被曹魏所俘虏,被迫流亡到了南方。在南方的时候,他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变得十分颓废和懒散。有一位名叫诸葛亮的智者看到这种情况后,就给他讲了...
  • 21486
成语“同工异曲”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同工异曲”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同工异曲【拼音】:tónggōngyìqǔ【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成语故事】:唐代杰出的散文家韩愈。曾经担任过国子监博士。他学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兼通百家,出...
  • 6646
成语“众叛亲离”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 成语“众叛亲离”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 【成语】:众叛亲离【拼音】:zhòngpànqīnlí【解释】: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成语故事】:春秋时,卫国第十三代君主卫桓公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公子晋,一个是公子州吁。州吁有些武艺,喜欢打仗。他见哥哥桓公是个老实人,便阴谋篡位。就在公元前719年,卫桓...
  • 14913
成语“脍炙人口”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
  • 成语“脍炙人口”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

  • 成语“脍炙人口”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往下看。【拼音】:kuàizhìrénkǒu【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
  • 10638
成语“门庭若市”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门庭若市”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门庭若市”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往下看。【拼音】:méntíngruòshì【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成语故事】: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为了劝...
  • 4373
势不可当:理解其含义与典故出处
  • 势不可当:理解其含义与典故出处

  • 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有许多成语和典故流传至今,其中“势不可当”便是其中之一。那么,“势不可当”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典故出处又是什么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一、势不可当的含义“势不可当”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某种力量或趋势来势汹汹,无法阻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
  • 30946
庸人自扰的出处是上庸国吗?两者之间有直接关系吗?
  • 庸人自扰的出处是上庸国吗?两者之间有直接关系吗?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成语叫做“庸人自扰”,意思是指那些过于担忧和焦虑的人,常常会因为自己的想象而产生不必要的烦恼。那么,这个成语的出处是什么呢?是否与上庸国有关呢?让我们通过一些历史资料来一探究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庸人自扰”这个成语的起源。据考证,这个成语最早...
  • 12072
“始作俑者”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始作俑者”典故出处介绍
  • “始作俑者”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始作俑者”典故出处介绍

  • “始作俑者”,这是一个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成语,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吗?这个成语的出处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始作俑者”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开始做某件事情的人,或者说是第一个尝试新事物的人。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因为它暗示了这个人...
  • 18039
成语“平易近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平易近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平易近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拼音】:píngyìjìnrén【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成语故事】:“平易近人”这则成语的“平易”是原指政令平和易行,现指态度和蔼可亲,使人愿意接受。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鲁周公世...
  • 3141
成语“随珠弹雀”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随珠弹雀”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随珠弹雀【拼音】:suízhūtánquè【解释】: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成语故事】:《庄子·让王篇》有这么一个故事:鲁侯(或谓即鲁哀公)听说颜阖是个贤明的人,想请他出来为国家出点力,便派人先送一份礼物去。颜阖家里很穷...
  • 24444
成语“心有灵犀”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
  • 成语“心有灵犀”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

  • 【成语】:心有灵犀一点通【拼音】:xīnyǒulíngxīyīdiǎntōng【解释】: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成语故事】:“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成语,出自《李义山诗文全集·无题》。李商隐字义山,是唐朝晚期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
  • 4108
柳宗元的诗代表作有哪些?是什么出处?
  • 柳宗元的诗代表作有哪些?是什么出处?

  •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婉约柔美著称于世。他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江雪》,这首诗以江南的冬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美丽的画面。全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开头,通过对江南冬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接着,诗人用“...
  • 2843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出处:另外两大不孝是什么?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出处:另外两大不孝是什么?

  • 自古以来,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众多的孝顺行为中,有三大不孝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其中,“无后为大”这一观念已经逐渐被现代人所淡化。那么,另外两大不孝是什么呢?本文将为您揭秘这三大不孝的真正含义。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
  • 3511
揭秘成语“凤凰于飞”的出处,含义是什么样的?
  • 揭秘成语“凤凰于飞”的出处,含义是什么样的?

  •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它以简洁的文字传达了丰富的意义。其中,“凤凰于飞”这个成语广为人知,但你知道它出自哪里吗?是出自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一、成语“凤凰于飞”的含义“凤凰于飞”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卷阿》,原意是...
  • 23864
成语“奄奄一息”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奄奄一息”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奄奄一息【拼音】:yǎnyǎnyīxī【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成语故事】:李密,字令伯,晋朝犍为武阳县人。他曾在蜀汉担任尚书郎的职务,以文学才辩见称于世。蜀汉亡后,西晋一些地方行政首脑先后推举李密为官,他都以祖母无人供养为由推辞...
  • 8507
成语“鸿鹄之志”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鸿鹄之志”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

  • 成语“鸿鹄之志”历史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典故呢?今天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拼音】:hónghúzhīzhì【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有个叫陈涉的人,是当时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陈涉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被人雇佣耕田...
  • 12729
成语“路不拾遗”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
  • 成语“路不拾遗”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

  • 成语“路不拾遗”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往下看。【拼音】:lùbùshíy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成语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
  • 3204
成语“克勤克俭”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
  • 成语“克勤克俭”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

  • 成语“克勤克俭”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往下看。【拼音】:kèqínkèjiǎn【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成语故事】:“克勤克俭”这则成语的克是能、能够。指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后泛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这个成...
  • 2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