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秋风的精彩文章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辛弃疾〔宋代〕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译...
  • 9522
刘彻《秋风辞》: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之一
  • 刘彻《秋风辞》: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之一

  •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刘彻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好文学、提倡辞赋的文学家。后人将其诗文整理为《汉武帝集》二卷(今佚),因此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集的皇帝。...
  • 5034
历朝历代有哪些关于西风和秋风的诗作?诗人是如何形容的?
  • 历朝历代有哪些关于西风和秋风的诗作?诗人是如何形容的?

  • 历朝历代有不少关于西风和秋风的诗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西风,人们往往概念里是萧瑟秋风,比如伟人一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那真是写出秋风秋气的壮烈魂魄。但是西风和秋风成长为澄澈天宇,横扫落叶的雄风时段,是在仲秋和晚秋。而在这之前...
  • 18135
《始闻秋风》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 《始闻秋风》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 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1]赏析: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开头...
  • 27829
毛文锡《甘州遍·秋风紧》:读者感受到了战争气氛的紧张
  • 毛文锡《甘州遍·秋风紧》:读者感受到了战争气氛的紧张

  • 毛文锡,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五代前蜀后蜀时期大臣、词人。毛文锡著有《前蜀纪事》2卷,《茶谱》1卷。词今存3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其事迹见《十国春秋·前蜀》。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毛文锡的《甘州遍·秋风紧》,一起来看看吧!甘...
  • 5588
苏轼佳作赏析:《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 苏轼佳作赏析:《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 下面小编带来苏轼的《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宋)苏轼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 7869
杜甫是如何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是什么内容?
  • 杜甫是如何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是什么内容?

  • 标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光辉的经典之作导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长诗,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民疾苦。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这首诗歌,探讨它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意义。...
  • 7178
《甘州遍·秋风紧》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 《甘州遍·秋风紧》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 甘州遍·秋风紧毛文锡〔五代〕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译文秋风正紧,沙漠中大雁正向南飞,在天地相接处感觉大雁飞的很低,战阵延绵如云,整齐排列。大漠...
  • 25745
赵师秀《数日》:写秋风不落窠臼,属“胸次玲珑”之作
  • 赵师秀《数日》:写秋风不落窠臼,属“胸次玲珑”之作

  • 赵师秀(1170~1219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人称“鬼才”。南宋诗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诗学姚合、贾岛,尊姚、贾为“二妙”。所编《二妙集》选姚诗121首、贾诗81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赵师秀的《数...
  • 20427
贺铸诗词名句赏析: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 贺铸诗词名句赏析: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贺铸的《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
  • 10458
宋朝诗人晏几道的《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原文及解析
  • 宋朝诗人晏几道的《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原文及解析

  •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晏几道《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宋朝晏几道《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
  • 19269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探寻诗词中的意境与哲理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探寻诗词中的意境与哲理

  •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以秋天为题材,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而“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句话,更是将秋天的意境和哲理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一、萧瑟秋风的意境“萧瑟秋风”,意指秋天的风声凄凉、落叶飘零的景象。这里...
  • 30920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苏轼〔宋代〕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译文昨夜的秋风好似从千里之外吹来。皎洁的月光爬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寒意透入人的衣袖...
  • 24612
《始闻秋风》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始闻秋风》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始闻秋风刘禹锡〔唐代〕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译文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
  • 9946
刘彻《秋风辞》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翻译?
  • 刘彻《秋风辞》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翻译?

  • 刘彻《秋风辞》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鉴赏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
  • 10867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王昌龄〔唐代〕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译文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虽说还不是秋天,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能...
  • 1089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品概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指成都草堂。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
  • 14856
刘禹锡《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悲秋”之作
  • 刘禹锡《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悲秋”之作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
  • 610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杜甫怎么样的心情?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杜甫怎么样的心情?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杜甫怎么样的心情?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鉴赏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
  • 3994
《秋风引》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 《秋风引》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 秋风引刘禹锡〔唐代〕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译文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落叶声中送来了一群群大雁。早晨秋风撩动庭中的树木,独自漂泊他乡的人最先听到了秋声。赏析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
  • 2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