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思考问题的精彩文章

李绅《悯农二首·其一》: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
  • 李绅《悯农二首·其一》: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

  •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
  • 24382
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
  • 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

  • 清人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笔记》“《三国志》”部分有一则札记说:三国时,魏既屡兴大狱,吴孙皓之残刑以逞,所诛名臣,如贺邵、王蕃、楼玄等尤多。少帝之诛诸葛恪、滕胤,皆逆臣专制,又当别论。惟大帝号称贤主,而太子和被废之际,群臣以直谏受诛者,如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十数人...
  • 4793
在立储问题上 秦始皇到底有没有考虑过
  • 在立储问题上 秦始皇到底有没有考虑过

  •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立储,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秦始皇确实对立储问题考虑得太少,这个是毋庸讳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秦始皇一生有后妃无数,灭六国以后,六国国君的嫔妃,都接管过来,充塞他的后宫。但是,这些后宫在各种史料典籍中基本上没有留下名字,他连皇后也没立一个。...
  • 29786
清朝灭亡后的赔款问题: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 清朝灭亡后的赔款问题: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的灭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然而,随着清朝的灭亡,一个棘手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那就是赔款问题。那么,清朝灭亡后,这笔巨额的赔款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清朝灭亡后的赔款主要源于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这三次战争使清朝背负了沉重的债...
  • 14560
古代书生赶考需要巨额盘缠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 古代书生赶考需要巨额盘缠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 古代穷书生进京赶考,所需巨额盘缠怎么解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科举考试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官位的垄断和世袭,使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了古代读书人的人生理想。科举制是农耕文明所有文官选拔制度中最具公平...
  • 3763
成吉思汗的国籍问题终于得到了明确的解答
  • 成吉思汗的国籍问题终于得到了明确的解答

  • 成吉思汗的国籍问题:探索与解答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征服者之一,他的出生地和国籍归属问题一直是历史学家和爱好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众多的历史文献中,关于他的出生地和国籍的记载相互矛盾,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随着历史学研究的深入和新的考古发现,成吉...
  • 21723
张耳和陈余谁的问题大?他们存在哪些问题?
  • 张耳和陈余谁的问题大?他们存在哪些问题?

  • 张耳和陈余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活跃于战国时期。他们之间存在过一些矛盾和纷争,但谁的问题更大仍然存在争议。下面为您介绍他们的人物简介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张耳是赵国的重要将领之一,曾经在巨鹿之战中率领赵军击败了秦军,被誉为“赵国之翼”。他还担任过...
  • 15061
罗隐《蜂》:此诗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 罗隐《蜂》:此诗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
  • 23177
偏科生伤不起:朝堂上的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
  • 偏科生伤不起:朝堂上的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

  • 我上高中的时候偏科,喜欢文不喜欢理,可还是遵从我爸的命令选了理科。经历过不平常的岁月的我爸对文科有恐惧心理,他认为学文太危险,还是学理又实用又安全,1+1=2,清楚明白不会有别的可能。一看我爸就不了解社会,谁说学理安全的?就算想证明一个1+1=2,也一样要绕一个大圈子,绕不好,还...
  • 18287
王氏势力究竟有多强大?竟成汉哀帝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
  • 王氏势力究竟有多强大?竟成汉哀帝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

  • 哀帝刘欣,本来是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康是元帝刘奭的儿子,因为元帝宠爱其母傅婕妤,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也非常喜欢,甚至一度想废黜太子刘骜(成帝),改立刘康为继承人。但这件事终究没能实行,刘康被封定陶王,带着母亲傅婕妤离开了长安城,归藩就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19523
古代朝廷是怎么解决光棍问题的 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问题操碎了心
  • 古代朝廷是怎么解决光棍问题的 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问题操碎了心

  •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光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男女从一份《明、清代上海户口表》中,可以看出古代"男多女少"的情况。据洪武二十四年的官方统计,上海共有114326户人家。其中男性人口数为278847人,女性人口数为253929人。此时的男女比例尚衡,但此后女性人数却...
  • 3688
《婚姻的两种猜想》探讨婚姻话题,引发观众思考
  • 《婚姻的两种猜想》探讨婚姻话题,引发观众思考

  • 近期,《我们的婚姻》《相逢时节》《婚姻的两种猜想》等多部都市情感剧陆续开播,尽管都是探讨婚姻、情感话题,但这几部剧的切入点、角度各不相同。其中,《婚姻的两种猜想》的主创人员采用互联网思维讨论婚姻,引发观众思考。《婚姻的两种猜想》2月21日在湖南卫视、优酷开播。该...
  • 27752
清朝太监如何考虑养老问题?退休后都去当和尚?
  • 清朝太监如何考虑养老问题?退休后都去当和尚?

  • 大家知道,太监是很可怜的。年纪轻轻就被阉割,成了不男不女之人,终生难以享受男欢女爱。青壮年时,给人当奴才,供人驱使,毫无人格。到老了,干不动了,只好退休。退休后的太监更可怜,因为无儿无女,所以既无人奉养,也无人送终,更别提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所以,除了李莲英之类的“太监之王...
  • 16060
731部队三大酷刑,完全不考虑劳工的死活问题
  • 731部队三大酷刑,完全不考虑劳工的死活问题

  • 1936年关东军731部队通过强制征拆,进驻哈尔滨平房镇,致使1638户中国百姓被迫离家迁徙,流离失所,其中不少青壮年被731部队强征到劳务班当劳工饱受摧残,他们目睹了日本731部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其中的幸存者留下的证词让这段惨痛的历史重现。731部队对周围的村庄规定:凡有...
  • 20953
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是在1905年 科举考题都考了什么问题
  • 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是在1905年 科举考题都考了什么问题

  • 对古代科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后一次科举发生在哪一年?科举试题又是什么?主要分为几个部分?科举考试,这是一个相当久远的话题。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举行,这次科举考试是满清的最后见证,面对这么一个复杂多...
  • 8177
分封诸侯是什么意思?这一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 分封诸侯是什么意思?这一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 分封诸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指在周朝时期,天子为了巩固统治,将国土划分为若干个封建领地,由诸侯来管理。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分封诸侯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在周朝初期,天子...
  • 12417
站在孙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于关羽究竟该如何处理?
  • 站在孙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于关羽究竟该如何处理?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杀关羽是不是一个错误决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偷袭荆州之前,孙权和刘备虽然偶尔有冲突,但总体来看,双方...
  • 10017
司马光和欧阳修还曾因为高考录取问题吵过架?
  • 司马光和欧阳修还曾因为高考录取问题吵过架?

  • 北宋年间,两位我们熟知的大臣,吵了天翻地覆的一架。一位是砸光的司马光,一位是醉酒的欧阳修。他们吵架的话题,是关于高考名额分配的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司马光是北方人,来自山西。欧阳修是南方人,来自江西。争名额今有古有自从唐代恢复科举这个高考制度之后,一直是北方考生占...
  • 18668
古代人是如何避孕的?这是个非常值得考究的问题
  • 古代人是如何避孕的?这是个非常值得考究的问题

  • 在古代传宗接代是大事,在那个没有什么娱乐措施的年代里,夜间的行房同样显得非常重要,但是这二者之间却需要保持一个平衡,那就是不能生过多的孩子,穷人家孩子生太多养不活,富人家的夫人身份高贵又不能时时的挺着一个大肚子,所以这个时候避孕方法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古人考究的问题。...
  • 21863
解决剩女问题:宋朝对此问题有着怎样的措施?
  • 解决剩女问题:宋朝对此问题有着怎样的措施?

  • 北宋和南宋,都有个共同的社会难题,就是剩女多。照理说,剩不剩的,自得其乐就好,与旁人无关。问题是,宋代的剩女们之所以剩着,并非自己选择的结果。剩女们个个都削尖了头,想往围城里钻,却苦于当时社会风气崇尚奢华,“风俗奢靡,日甚一日”,“高嫁妆”成风,黄花闺女留来留去留成了愁。对于...
  • 1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