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王勃的精彩文章

王勃《春日还郊》: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羡之情
  • 王勃《春日还郊》: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羡之情

  •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
  • 21517
25岁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却在26岁去世
  • 25岁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却在26岁去世

  • 朋友因病匆匆离世,年仅三十有余,让人扼腕叹息。末了,很多人想到了一个词--天妒英才。一个人才华太过出众,就连上天都嫉妒起来,以致让他命运坎坷。大家嗟叹的是生命的逝去,惋惜的是无处安放的才华。举凡历史,有很多有才之人走了“天妒英才”这个路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
  • 17551
王勃所作的《咏风》,借自然之风而咏自己之胸怀
  • 王勃所作的《咏风》,借自然之风而咏自己之胸怀

  • 王勃,字子安,擅长五律与五绝,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的送别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勃所作的《咏风》吧。与风有关的诗句,自古以来层出不穷,唐诗人李峤干脆利落地上手直接描写:“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之神态,惟妙惟...
  • 14738
野史揭秘:“诗杰”王勃为何惊悸过度而死?
  • 野史揭秘:“诗杰”王勃为何惊悸过度而死?

  •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知道了王勃这一个历史人物,那么,王勃是哪个朝代的人呢?唐朝是我国的一个鼎盛时期,而在唐宋时期,我国的诗词可以说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著名诗人,而王勃就是其中一个。网络配图王勃出生于公元650年,而唐朝在618年才开始建立...
  • 28874
唐代诗人王勃之别薛华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唐代诗人王勃之别薛华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别薛华【唐代】王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这首诗通过送别朋友,抒写了诗人不满现实,感叹人生凄凉悲苦的情绪。诗的首联语意双关,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艰难,前...
  • 19908
王勃的代表作有哪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王勃的代表作有哪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王勃,唐代文学家,被誉为“千古文章之首”的《滕王阁序》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然而,这位杰出的文学家在35岁时离世,关于他的生平和作品的争议也一直存在。那么,王勃到底有多少经典之作呢?本将为您介绍王勃的代表作及其风格特点。1.《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王勃最著名的代表...
  • 3103
揭秘王勃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王勃
  • 揭秘王勃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王勃

  •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称得上是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王勃出生书香门第,六岁即能写诗作赋,十四岁便以出众的文采受到唐高宗的赏识而官拜朝散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可谓少年得志,富贵功名不可限量。王勃图片顶着“神童”的美誉,王勃的仕途经历一度顺风顺水。...
  • 19482
王勃《郊园即事》: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 王勃《郊园即事》: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
  • 18719
唐代诗人王勃之羁春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唐代诗人王勃之羁春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羁春【唐代】王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前两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先透过春日已归而人犹滞留不归,把王勃为客在外的心神写得神伤情悴。“春事一朝归”是借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来比喻为客羁留在...
  • 23387
唐代诗人王勃与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代诗人王勃与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凝聚了对友情的深切感慨和哲学思考,其作者正是唐代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王勃。这两句诗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华文化中颂扬友谊的经典语句。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浩然,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出身于文学世家,自幼聪...
  • 28043
初唐四杰是怎么评选的?为什么王勃能够成为其中之一?
  • 初唐四杰是怎么评选的?为什么王勃能够成为其中之一?

  • 初唐四杰是指的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
  • 29812
唐代诗人王勃轶事:滕王阁序千金难买一字
  • 唐代诗人王勃轶事:滕王阁序千金难买一字

  • 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因妙用一字而倍受后人称赞的事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等等。但很少听说缺出来一个字不写,也同样受人称赞的事例,然而,却确确实实有这样的事。很多朋友都读过唐代文学家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这篇文...
  • 19089
王勃诗作之《江亭夜月送别其二》的原文及赏析
  • 王勃诗作之《江亭夜月送别其二》的原文及赏析

  • 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其二》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
  • 26659
王勃与李白谁更有才?他们有哪些成就?
  • 王勃与李白谁更有才?他们有哪些成就?

  • 王勃和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也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和学习。然而,关于他们之间的才华比较,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为您介绍两位唐代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才华比较。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王勃的诗歌风格和影响。王勃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
  • 16239
王勃一首诗无“愁”字,读来却句句写愁
  • 王勃一首诗无“愁”字,读来却句句写愁

  • 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同样是愁,因为各人的心境、遭遇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它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这种愁绪,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就显得异彩纷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亡国之愁,刘禹锡《竹枝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是离别之...
  • 4123
唐代诗人王勃之秋夜长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唐代诗人王勃之秋夜长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秋夜长【唐代】王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
  • 6863
一度被称为“神童”的王勃,为何会英年早逝呢?
  • 一度被称为“神童”的王勃,为何会英年早逝呢?

  • 王勃,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是其中的领袖。据史书记载,王勃自幼聪明过人,六岁便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誉为“神童”。公元666年,不到16岁的他通过了幽素科考试,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官员——朝散郎。科举及第后,王勃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他写了一篇《乾元殿...
  • 4456
唐代诗人王勃之滕王阁诗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唐代诗人王勃之滕王阁诗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滕王阁诗【唐代】王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首诗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首联点出滕王阁的...
  • 6862
唐代诗人王勃之麻平晚行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唐代诗人王勃之麻平晚行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麻平晚行【唐代】王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
  • 28668
王勃《秋夜长》: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 王勃《秋夜长》: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
  • 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