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唐末藩的精彩文章

高骈是什么人?最有机会结束唐末藩镇局面的将军
  • 高骈是什么人?最有机会结束唐末藩镇局面的将军

  • 对高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现象越来越严重,唐朝需要有人能像郭子仪等人一样站出来平定藩镇动乱,高骈就被皇帝寄予厚望,他是唐朝后期出色的名将,自己出身将门,祖父也是一代名将,他最后因功被封为郡王。靠着家族的关系,高骈很早就在...
  • 21912
唐末藩镇兵力探秘:帝国边缘的军事力量
  • 唐末藩镇兵力探秘:帝国边缘的军事力量

  • 随着唐朝晚期中央集权的逐渐衰弱,藩镇制度应运而生,成为维护边疆安全的重要军事组织。藩镇拥有相对独立的军队,其兵力多寡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军事平衡。本文将探讨唐末各藩镇的兵力详细数据,揭示这些军事力量在帝国边缘的分布和作用。首先,唐末的藩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30387
唐末名将李愬:藩镇割据期间大唐最后的救火队员
  • 唐末名将李愬:藩镇割据期间大唐最后的救火队员

  • 凉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名将,太尉、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任协律郎、卫尉少卿等职。从小慈孝过人,李晟死后,与兄李宪坚持为父庐墓三年。历任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元和十二年(...
  • 5971
河朔三镇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为何会显得如此重要?
  • 河朔三镇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为何会显得如此重要?

  • 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范阳(又称幽州或卢龙,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区,今日河北省中部)、魏博(后改称天雄,渤海湾至...
  • 26061
唐朝末年七大军阀分别是谁?藩镇割据演变五代十国!
  • 唐朝末年七大军阀分别是谁?藩镇割据演变五代十国!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势力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温兼并北方:朱温在唐末战乱时期曾投入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朱温眼看起义军形式转衰,举同州投降唐朝。朝廷认命朱温为同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
  • 6657
明末有多少藩王?具体数量有多少?
  • 明末有多少藩王?具体数量有多少?

  •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藩王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明末时期,究竟有多少藩王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历史谜团。一、藩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藩王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的诸侯国...
  • 10191
唐末藩镇割据势力是怎么演变成五代十国的?
  • 唐末藩镇割据势力是怎么演变成五代十国的?

  • 朱温在唐末战乱时期曾投入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朱温眼看起义军形式转衰,举同州投降唐朝。朝廷认命朱温为同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赐名朱全忠。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朝廷又任命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节度使,并加任东北...
  • 5462
幕末四人斩 幕末四强藩
  • 幕末四人斩 幕末四强藩

  • 幕末,即德川末年、江户末年。幕末是指日本历史上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幕末因为处于德川幕府乃至幕府时代的末期,故名幕末。幕末是日本历史时期,上承元和偃武,下启明治时代。在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领舰队前来,在欧美的强硬态度下,幕府以国书的形态正式开国,元和偃武结束,日本...
  • 21114
唐朝末年节度使为何能手握重兵堪比战国诸侯?为何说唐朝亡于藩镇?
  • 唐朝末年节度使为何能手握重兵堪比战国诸侯?为何说唐朝亡于藩镇?

  • 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就是后来的节度使。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总权。众所周知,李世民时期唐朝征战四方,灭东突厥,征服高昌,重创高句丽,都是主动出击、...
  • 27839
唐朝末年时藩镇割据那么严重,为什么没有实行推恩令削藩?
  • 唐朝末年时藩镇割据那么严重,为什么没有实行推恩令削藩?

  • 唐朝末年时藩镇割据那么严重,为什么没有推行恩令削藩,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唐朝末年各地藩王割据严重,其势力已严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唐玄宗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这场战乱历时了八年才得以平息。历朝为了阻止藩王势力...
  • 27933
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响有多大?对哪些不同的方面造成影响?
  • 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响有多大?对哪些不同的方面造成影响?

  • 唐末藩镇割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对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响:一、政治影响唐朝中期开始,由于中央政府的腐败和削弱,地方豪强逐渐崛起,形成了许多藩镇。这些藩镇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的稳定,但...
  • 16594
江户时代末期备后福山藩第7代藩主:阿部正弘
  • 江户时代末期备后福山藩第7代藩主:阿部正弘

  • 阿部正弘,江户时代末期备后福山藩第7代藩主。曾任江户幕府老中首座。幕末动乱时期推动安政改革。阿部家宗家11代。出生阿部正弘于文政2年10月16日(1819年12月3日)出生在江户的福山藩西之丸宅邸,是第五代藩主阿部正精的五男。文政9年6月20日(1826年7月24日),父亲正精去世,由兄...
  • 21248
明朝末年有多少藩王?养一个藩王得花多少银子?
  • 明朝末年有多少藩王?养一个藩王得花多少银子?

  •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明朝末年有多少藩王?这是个好问题。先明确一下,藩王分为两种,一种是亲王,一种是郡王。第一代亲王必须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之后长子继承其位,其他儿子为郡王。举个例子,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最小的儿子朱楠早夭,未封王,赵王朱杞也死得早,长子朱...
  • 8764
唐末的三大势力,藩镇、朝廷和流寇那股更强呢?
  • 唐末的三大势力,藩镇、朝廷和流寇那股更强呢?

  • 每个朝代,都有气数将近的时候,这个时候,天下就会分崩离析,出现各种并存的势力。历朝历代的末期,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与其他朝代末期情况不同的是唐朝末期。在唐朝末期,形成了这样的三种势力,分别是:藩镇、唐朝和流寇三部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藩镇,但是,军阀应该熟悉,其实,藩镇和军...
  • 20065
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需要多少钱
  • 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需要多少钱

  • 明朝末年的藩王数量十分巨大,而且占有全国多数的土地,一些藩王,比如福王,甚至还享有一定区域的盐铁专卖权,可以说富得流油。当年朱元璋实行这个制度,本意是让自己的子孙不要像自己一样过苦日子。虽然朱元璋对于臣子极尽刻薄,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是溺爱至极。朱元璋规定,凡是朱...
  • 15613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为何统治者不去效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为何统治者不去效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为何统治者不去效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来削弱诸侯们的实力?今天本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其中原因,给大家一个参考。先说“推恩令”,这个阳谋的基本逻辑是:要求诸侯将诸侯国分成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而不是由长子一个人继承所有封国。这样,一个诸侯国...
  • 23129
唐朝末年的藩镇们怎么不学三国曹操?
  • 唐朝末年的藩镇们怎么不学三国曹操?

  • 唐朝末年的藩镇们怎么不学三国曹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群雄割据的情况下,不少诸侯为了能在战争中获得优势,都对汉献帝下手,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大义的名分。但是对比起唐朝末年,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时期,有一个问题就这些浮出了水面。那就是,为什么唐...
  • 5696
唐末藩镇割据皇帝为何不实施推恩令削藩 说到底还是制度不一样
  • 唐末藩镇割据皇帝为何不实施推恩令削藩 说到底还是制度不一样

  • 对唐朝末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中央与地方就存在着权力上的矛盾。中央想加强中央集权,而地方则想扩大自身权利。当二者不可调和时,中央便会采取手段制裁地方,比如历朝历代的削藩。当然,削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有人成功,从此国泰民安。有...
  • 9577
明末路振飞手上有兵有藩王,为什么不拥立一个藩王?
  • 明末路振飞手上有兵有藩王,为什么不拥立一个藩王?

  • 公元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巨大变革的一年,李自成杀进北京城,崇祯皇帝在北京城自尽,一时间天下混乱,巨大的明朝成了一条无头的巨龙,赶紧拥立一个新君成了当务之急。由于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被大顺军控制了,之后又下落不明,所以崇祯皇帝后继无人,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谁能够拥立一个新...
  • 5435
山内容堂:土佐藩的第15代藩主,“幕末四贤侯”之一
  • 山内容堂:土佐藩的第15代藩主,“幕末四贤侯”之一

  • 山内容堂(山内容堂、やまうちようどう、文政10年10月29日(1827年11月27日),卒于明治5年6月21日(1872年7月26日)),又名山内丰信,幼时叫山内辉卫,是一位幕府末年(简称:幕末)的外样大名,也是土佐藩的第15代藩主,“幕末四贤侯”之一。他担任藩主的在位期间是从嘉永元年12月27日(1849...
  • 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