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之送的精彩文章

唐诗赏析之送魏十六还苏州,该诗的作者想表达什么隐喻?
  • 唐诗赏析之送魏十六还苏州,该诗的作者想表达什么隐喻?

  • 送魏十六还苏州【唐代】皇甫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这首送别短章,写得明白晓畅而又感情深挚,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伤感,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
  • 11361
唐诗之送李中丞之襄州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唐诗之送李中丞之襄州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送李中丞之襄州/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唐代】刘长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此诗抒发作者对主人公被斥退罢归的惋惜不满与感慨之情。起句以浩叹发出,“征南...
  • 18312
唐诗之送灵澈上人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唐诗之送灵澈上人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7759
唐诗之送魏大从军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唐诗之送魏大从军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送魏大从军【唐代】陈子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作为唐代革新运动的启蒙者,陈子昂一直强调汉魏风骨。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
  • 10483
唐代刘长卿之送灵澈上人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 唐代刘长卿之送灵澈上人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这两...
  • 26261
唐诗赏析之送王司直,该诗的作者想表达什么隐喻?
  • 唐诗赏析之送王司直,该诗的作者想表达什么隐喻?

  • 送王司直【唐代】皇甫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这是一首以送别为主题的五言绝句。诗中诗人发自内心的祝愿,又流露出诗人蒙胧的不安与对又人深情的惜别。严羽《沧浪诗话·诗法》中曾说:“律诗难于古诗,绝...
  • 19828
唐代诗人王勃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唐代诗人王勃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属“工...
  • 31664
宋代柳永之送征衣·过韶阳赏析,其内容原文是什么?
  • 宋代柳永之送征衣·过韶阳赏析,其内容原文是什么?

  • 送征衣·过韶阳【宋代】柳永,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
  • 9751
唐诗之送方外上人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唐诗之送方外上人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送方外上人/送上人【唐代】刘长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是一般的亲朋好友间的送往迎来,而是送僧人归山。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
  • 30481
宋诗赏析之送春,该诗的作者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 宋诗赏析之送春,该诗的作者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 送春/春晚,宋代王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花落了虽又重开,燕...
  • 28720
唐诗之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唐诗之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唐代】陈子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大唐王朝这次东征平叛,选择在秋气...
  • 31398
唐诗之送从兄郜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唐诗之送从兄郜赏析,该诗的作者描绘了什么景象?

  • 送从兄郜【唐代】方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诗歌首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天下之大,不知何时才能与堂兄再次相见。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
  • 7538
唐代诗人王勃之送卢主簿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唐代诗人王勃之送卢主簿赏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送卢主簿【唐代】王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送卢主簿》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主要不是表现送别卢主簿之情,他是热切地期待着“东岩富松竹,岁慕幸同归”这...
  • 30736
唐代刘长卿之送方外上人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 唐代刘长卿之送方外上人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 送方外上人/送上人,唐代刘长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是一般的亲朋好友间的送往迎来,而是送僧人归山。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
  • 24582
唐代诗词赏析之送友游吴越,该诗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 唐代诗词赏析之送友游吴越,该诗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 送友游吴越,唐代杜荀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这是一首向友人介绍吴越美好风光的送行诗。吴越,指今苏杭一带。这里田园沃饶,山川佳丽,历来为人称道。开头两...
  • 9593
孟浩然的一首送别诗,赏析《送杜十四之江南》
  • 孟浩然的一首送别诗,赏析《送杜十四之江南》

  •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你读过这句诗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
  • 27690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

  •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
  • 14451
《送李十五》王昌龄所作,写出送别者和被送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 《送李十五》王昌龄所作,写出送别者和被送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所作的《送李十五》吧。送别诗,在诗歌王国里,不仅是古代,即便是现代,也占据了某种至高...
  • 12018
《送别》王之涣所作,蕴含送别之情和离别之苦
  • 《送别》王之涣所作,蕴含送别之情和离别之苦

  • 王之涣,字季凌,唐朝时期诗人,描写边塞风光的五言诗尤为出色,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之涣所作的《送别》吧。人有悲欢离合,所以人会说: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也会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实际上,我觉得离别之时的送别,其实不算什么很困难的事情;真正使人难过的,反而是离别之后的独...
  • 14312
王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送春与送别在一起来写
  • 王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送春与送别在一起来写

  •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号逐客,泰州如皋(现江苏如皋)人,为胡瑗门人,北宋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其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
  • 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