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中见的精彩文章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全诗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全诗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
  • 3110
李贺《天上谣》:此诗有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
  • 李贺《天上谣》:此诗有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

  •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
  • 11524
张谓所作的《同王征君湘中有怀》,该诗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高华
  • 张谓所作的《同王征君湘中有怀》,该诗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高华

  • 张谓,字正言,生卒年不详,唐朝时期诗人,他的诗多为饮宴送别之作,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为《早梅》。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谓所作的《同王征君湘中有怀》吧。同王征君湘中有怀张谓〔唐代〕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
  • 6314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

  •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
  • 31355
叶梦得《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 叶梦得《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 叶梦得(1077年—1148年8月17日),字少蕴,苏州长洲人。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北宋刑部侍郎叶逵五世孙,曾祖叶纲始迁苏州。宋代词人。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
  • 15402
《济公全传》第一百七十九回:梅成玉急中见表兄 点白犬耍笑惊奸党
  • 《济公全传》第一百七十九回:梅成玉急中见表兄 点白犬耍笑惊奸党

  •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自《济公全传》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续书多达二十余种,在民间广为流...
  • 18123
贺铸《望湘人·厌莺声到枕》:于精丽中见浑成,于顿挫中见深厚
  • 贺铸《望湘人·厌莺声到枕》:于精丽中见浑成,于顿挫中见深厚

  •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贺铸的《望湘人·厌莺声到枕》...
  • 8248
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此诗平中见奇,乐中怀哀
  • 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此诗平中见奇,乐中怀哀

  •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
  • 18589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真实而亲切,于平淡中见韵味
  •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真实而亲切,于平淡中见韵味

  •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
  • 25686
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这首诗不见于《柳河东集》
  • 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这首诗不见于《柳河东集》

  •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
  • 17418
古代作品中常见六种毒物:断肠草 见血封喉
  • 古代作品中常见六种毒物:断肠草 见血封喉

  • 断肠草断肠草又名钩吻,还称胡蔓藤、大茶药、山砒霜、烂肠草等。它全身有毒,尤其根、叶毒性最大。断肠草是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炭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
  • 28629
古代为什么只见公主远嫁 不见中原王朝娶外族女
  • 古代为什么只见公主远嫁 不见中原王朝娶外族女

  •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公主远嫁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拥有广袤的土地,临近的异族势力也非常多。由于一个是农耕文明,一个是游牧文明,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不同,两者之间的冲突肯定是不可避免。在历史长河中,可谓是“恶邻”不断冒出,往往灭了又冒出...
  • 15777
二百多年前,他到中国见了一次乾隆,就预见清朝的失陷!
  • 二百多年前,他到中国见了一次乾隆,就预见清朝的失陷!

  • 马嘎尔尼访华是清朝汗青的一个校规,为何这么说呢?由于在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之前,中华帝国在西方人的眼中是崇高而弗成冲击的,凛然一个西方大国的林业站像,西方人很早就对东方有一种澡盆和钦敬感,尤其是元代时期,马可波罗曾经到中国来访,回国后他写出的《马可波罗糖人一书》在西方...
  • 21525
“一女侍二夫”在古代很常见,宫中更是见怪不怪
  • “一女侍二夫”在古代很常见,宫中更是见怪不怪

  •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一女侍二夫”很常见,宫廷中更是见怪不怪,这个朝代最厉害,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所谓的“红杏出墙”,原意指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就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并且,杏花和桃花相比,更得文人骚客的...
  • 18263
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词人见梅思家,尤为刻挚
  • 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词人见梅思家,尤为刻挚

  •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
  • 3360
解梦故事之刘景复梦中见神仙
  • 解梦故事之刘景复梦中见神仙

  • 导读:吴国的始祖庙,在城东正门的西侧。每到春秋季节,城中店铺的主人便领人带着猪羊和酒等祭品,向三让王祈求赐福,还有些人用纸扎了骏马、彩车和美女敬献给神。即使不是正日子,也天天不断有人来祭神。乙丑年春天,有位金店店主纠集徒众,在绸子上画上美女,那美女的容貌出自于旧画,还有...
  • 13910
红楼梦中薛蟠见到黛玉一见倾心,背后有什么含义?
  • 红楼梦中薛蟠见到黛玉一见倾心,背后有什么含义?

  • 薛蟠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人称“金陵一霸”,外号“呆霸王”。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放下史湘云和冯紫英的姻缘,再回到第二十五回,从贾宝玉被五鬼魇了说起。在所有人都一片忙乱之际,薛蟠却迎来了他的“终身误”。让他一见误了终身的,是风流婉转的林黛玉。(第二十...
  • 31579
溥仪:中国史上唯一能看得见听得见的皇帝
  • 溥仪:中国史上唯一能看得见听得见的皇帝

  •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他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传奇与讽刺。他也留下了照片和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下面,大家就一起随着小编去了解爱新觉罗溥仪吧。网络配图3岁登基,6岁退位,12岁因张勋复辟又登基做了十一天皇帝,28...
  • 24325
徐再思《清江引·相思》:全曲浅中见含蓄,俗中见机巧
  • 徐再思《清江引·相思》:全曲浅中见含蓄,俗中见机巧

  • 徐再思(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 13454
为什么御驾亲征在中国难得一见 在欧洲司空见惯
  • 为什么御驾亲征在中国难得一见 在欧洲司空见惯

  • 很多人对帝王的评价是,长于妇人之手。的确,除非是马背上得来天下的开国皇帝,大部分的皇帝都长在深宫里。带兵打仗不是他们干的活,如果哪个没有作战经验的黄帝强行装逼的话,下场往往很惨,明英宗朱祁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西方的皇帝或国王则大不相同,他们的君主在战争的时候...
  • 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