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流寇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当初的起义军都是流寇盗贼 李自成是怎么消灭明朝的
  • 李自成当初的起义军都是流寇盗贼 李自成是怎么消灭明朝的

  •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自成起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自成,是明末的最大枭雄。作为一个本本分分的邮差,按理说应该在西北边陲的驿站平庸过一生,然而赶上了裁员,从此没有了生计,只能是豁出命去拼一把。然而,他召集来的所谓起义军都是流寇盗贼,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可令人没想到...
  • 12368
因为奸臣专横和流寇猖獗,明朝的裂痕由内而生
  • 因为奸臣专横和流寇猖獗,明朝的裂痕由内而生

  • 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之后,南京的诸臣一起商议,决定拥立福王朱由崧以建立新的朝廷,谋求恢复中原。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马士英以及阮大铖等人却心怀奸曲之心,妒能害贤,用声色诱惑新皇。因为这些奸臣弄权,南明小朝廷再次陷入混乱的状态,明朝的社稷真的是彻头彻尾地落到了奸人的手里啊...
  • 21780
评流寇马仲英:马仲英的军事才能该怎么评价?
  • 评流寇马仲英:马仲英的军事才能该怎么评价?

  • 马仲英起事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冯玉祥国民军赵席聘部在河州征粮、索款,雷厉风行,河州发生回族间的教派之争,赵将当事的头目抓来杀掉,因而激起了众愤,教民们起来向河州进攻。曾任马麒部下的营长马仲英在马麒的怂恿下,赶到河州,把起事的教民组织起来,势力逐渐扩大,向河州猛攻,战事就一跃...
  • 6943
明朝锦衣卫到底有多厉害?不是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厂卫
  • 明朝锦衣卫到底有多厉害?不是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厂卫

  • 一、锦衣卫的来历“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闪开!”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
  • 16411
明朝初年各地流寇作乱,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 明朝初年各地流寇作乱,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 明太祖朱元璋拥有两幅面孔,这两面孔截然不同,可以说互为反面。一副是阴鸷枭狠,一副是慈眉善目,前者用来对待官员,后者用来面对百姓。朱元璋的阴骘枭狠,不必多说,为整治贪官污吏,朱元璋制定史上最惨无人道的酷刑,如剥皮揎草等等,让人不寒而栗。不仅对待贪官污吏,凡可能威胁其地位的权...
  • 23837
明末流寇之一,高迎祥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 明末流寇之一,高迎祥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迎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不过第一个冒头的人必然遭到最多的火力攻击,所以他遭遇了当时大明几位名将的围攻,但他也算是千锤百炼,把自己的名号和部队打得出来了。虽然他闹腾了一辈子,最终还是没能熬过那个坎,最终被叫如海的名将给淹...
  • 5029
明末大臣杨鹤是怎么对抗流寇的?流寇是什么?
  • 明末大臣杨鹤是怎么对抗流寇的?流寇是什么?

  • 明末大臣杨鹤是怎么对抗流寇的?流寇是什么?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杨鹤是明朝末年大臣,杨嗣昌的父亲。明末流寇泛滥,并且已经威胁到了大明根基,杨鹤曾向崇祯提出,他认为流寇都是因为饥荒才会变得越来越多,所以他觉得对付流寇应该是以招抚为主、追剿为辅。杨鹤的策略起先有了...
  • 31935
康熙乾隆为何拜谒朱元璋陵寝:宣扬天下夺自流寇
  • 康熙乾隆为何拜谒朱元璋陵寝:宣扬天下夺自流寇

  • 有明一代,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明清鼎革之后,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康乾年间,康熙南巡,6次遣官拜祭,5次亲往谒陵;乾隆6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
  • 27141
秦良玉:让“流寇”、满清丧胆的大明第一女将!
  • 秦良玉:让“流寇”、满清丧胆的大明第一女将!

  • 从古至今,充满血与火的战场都是男人们角逐的舞台,似乎从来没有女性掺杂进来,当时甚至认为军中有女人为不祥之兆。而花木兰、穆桂英以及杨门女将这些只是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在正史中不见丝毫的记载。一般来说,历朝的史书中女性人物大多是因为忠孝节烈,而被记载到列女传...
  • 5244
揭秘:刘秀是怎么收服流寇般的十万赤眉军的?
  • 揭秘:刘秀是怎么收服流寇般的十万赤眉军的?

  • 刘秀即位后,却未定国都,定都何地呢?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心当然是长安,但长安不可能在短期内夺到手,刘秀在河内郡徘徊一月有余,最后确定定都洛阳。他首先派兵占据了五社津(今河南巩县北)等要塞,以防荥阳以东的割据势力前来争夺,然后,下令包围洛阳。当初,刘玄去长安时留李轶、朱鲔守...
  • 10643
孙传庭与流寇的数十战都取得了胜利,为何最后败在了李自成手下?
  • 孙传庭与流寇的数十战都取得了胜利,为何最后败在了李自成手下?

  •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传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孙传庭,明末历史上一个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物。杨嗣昌的父亲杨鹤出任陕西巡抚时,崇祯皇帝给了他白银十万两,结果他却只是让流寇安生半年。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时,崇祯皇帝同样给了他白银十万两,结果寇首高迎祥...
  • 5196
用钱招降流寇,不曾想人家拿钱就跑路了,真够愚蠢的方法
  • 用钱招降流寇,不曾想人家拿钱就跑路了,真够愚蠢的方法

  • 明朝末年的农民军起义,原因在于明朝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加上天灾,使得边防的军队因为缺粮饷而叛变。最终清兵也从北进攻,终于使得明朝的内部流寇坐大,成为不可收拾的局面。流寇开始的时候是在扇贝、山西一代,后来进入河北、河南,然后波及湖广、四川、江北,全国范围内四面八方都是变...
  • 15927
明朝官员许逵简介:曾为抗击流寇做出过巨大贡献
  • 明朝官员许逵简介:曾为抗击流寇做出过巨大贡献

  •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
  • 5889
流寇打群架:大顺闯王李自成的败亡之路
  • 流寇打群架:大顺闯王李自成的败亡之路

  •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在兵书的开篇就写下这句话,真是绝顶的聪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打就打,打输了,从头再来,打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费大心思。网络配图山海关之战后,吴清联军大获全胜,多尔衮拨给吴三桂一万兵马,让他充当先...
  • 10591
李自成从闯王变回流寇,为何会败得如此迅速?
  • 李自成从闯王变回流寇,为何会败得如此迅速?

  •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自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成王败寇,历史长河中如铁一般的规律,这规律用在明末的闯王李自成的身上尤为合适,这个亲自击垮了国运将近三百年的大明的男人,明末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能攻下北京,还逼得崇祯皇帝上了吊,在其大顺政权进驻北京42天...
  • 29499
唐末的三大势力,藩镇、朝廷和流寇那股更强呢?
  • 唐末的三大势力,藩镇、朝廷和流寇那股更强呢?

  • 每个朝代,都有气数将近的时候,这个时候,天下就会分崩离析,出现各种并存的势力。历朝历代的末期,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与其他朝代末期情况不同的是唐朝末期。在唐朝末期,形成了这样的三种势力,分别是:藩镇、唐朝和流寇三部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藩镇,但是,军阀应该熟悉,其实,藩镇和军...
  • 20065
揭秘:明朝流寇主力主要是哪类人组成的?
  • 揭秘:明朝流寇主力主要是哪类人组成的?

  • 流寇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封建王朝历史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情况,面对由贵族、官吏、乡绅组成的压迫集团,被压迫的阶级只能反抗求一条活路,明朝末年也是如此。但是明朝末年的流寇和大家的认知又有所不同,很多人觉得流寇的主力是活不下去的农民,但其实并非如此,虽然破产农民占了流寇...
  • 11571
李自成当初的军队只是流寇 明朝军队为何打不过他们
  • 李自成当初的军队只是流寇 明朝军队为何打不过他们

  • 对明代和李自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明正规军军事力量很强大,为何却打不过李自成的山寨部队?明代晚期的军事力量,其实还是非常强劲的,刚开始的时候,像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部队,仅仅只是流寇罢了。但是为什么一开始大明军可以打得李自成等人抱头...
  • 22674
朱元璋最早只是一伙流寇草莽 为何后来会蜕变成为精锐之师呢
  • 朱元璋最早只是一伙流寇草莽 为何后来会蜕变成为精锐之师呢

  • 还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从草莽蜕变为精锐之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最早只是一伙流寇草莽,为何后来能够打败各路英豪,甚至能够战胜强大的元朝呢?原来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由于元朝吏治腐败,赋役沉重,年年灾荒,民不聊生。因...
  • 15319
流寇打天下 揭大顺闯王李自成的败亡之路
  • 流寇打天下 揭大顺闯王李自成的败亡之路

  •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在兵书的开篇就写下这句话,真是绝顶的聪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打就打,打输了,从头再来,打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费大心思。网络配图山海关之战后,吴清联军大获全胜,多尔衮拨给吴三桂一万兵马,让他充当先...
  •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