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戏曲的精彩文章

戏曲作家马致远为什么被誉为“马神仙”?
  • 戏曲作家马致远为什么被誉为“马神仙”?

  • 马致远是近代著名(元代的)的戏曲作家,写过很多很多的戏曲,被世人号称“秋思之祖”,据东光县志的族谱和东光马氏族谱记载,马致远出生在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马致远雕塑马致远年轻时有着“佐国心,拿云手”的思想政治抱负,命运却很捉弄人,不是你想干嘛就可以干什么的,当然也跟当时...
  • 6084
清代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孔尚任,诗人、戏曲家
  • 清代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孔尚任,诗人、戏曲家

  • 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作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家。孔尚任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主要作品有传...
  • 6421
北宋名将潘美有哪些功绩?潘美为何会被小说、戏曲丑化?
  • 北宋名将潘美有哪些功绩?潘美为何会被小说、戏曲丑化?

  • 潘美(925—991),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父璘,以军校戍常山。美少倜傥,隶府中典谒。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附属于府中典谒。曾经对家乡人王密说:“汉代(后汉)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亡...
  • 9232
慈禧为何喜欢拉着儿媳妇一起看低俗戏曲?
  • 慈禧为何喜欢拉着儿媳妇一起看低俗戏曲?

  •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虽然大清王朝政权濒临灭亡,但是后宫中却依然过着奢华享乐的生活。尤其是每年过年的前后,宫中个更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据说,大年三十前一个星期,慈禧太后就开始“放假”了,不再处理国事。国印封置,直到来年再拿出来使用。慈禧太后虽然放假了,然而,这时...
  • 14363
《西厢记》这部戏曲名著到底是哪个人写的呢?
  • 《西厢记》这部戏曲名著到底是哪个人写的呢?

  • 这要说我国古典戏曲史上哪部戏曲最奇葩,当数元代戏剧《西厢记》。作者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叫张生的书生和一个叫崔莺莺的姑娘谈恋爱的事。此书对后世的影响也是较为深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在后来的《牡丹亭》,以及大家最为喜爱的《红楼梦》中都出现了,反封...
  • 11150
明朝戏曲家魏良辅有多少学生?他们有哪些成就?
  • 明朝戏曲家魏良辅有多少学生?他们有哪些成就?

  •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明朝戏曲家魏良辅。他的才华横溢,对学生的教诲也深受人们的敬仰。那么,魏良辅究竟有多少学生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据《明史》记载,魏良辅一生共培养了五十余名学生。这些学生在戏曲界都有着极高的声望,他们的表演艺术和创作才华都得...
  • 8364
满族戏曲艺术代表“八角鼓”有着怎样的历史
  • 满族戏曲艺术代表“八角鼓”有着怎样的历史

  • 八角鼓的由来关于八角鼓的由来,传说它形似八角,此以象征着满族“八旗”,“八旗”是满族驻防军营中的一种称谓,它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代表着不同军民的驻防地。八角中的7个面,穿插着7组21个铜钹,是代表和象征着八旗20个“旗佐”官和一个“空纛旗”鼓的下面拴着一对穗铀子,代表着八旗...
  • 18621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的作品有何特点?
  •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的作品有何特点?

  • 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我国元杂剧的奠基人,居“元曲四大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之首。《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他的经典作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艺术特色的形成众所周知,艺术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关汉卿之所以形成...
  • 24007
清代戏曲作家
  • 清代戏曲作家

  • 【历史上的今天】1645年8月21日清代戏曲作家、诗人洪升出生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清顺治二年七月初一(1645.8.21),时全家正在逃难之中,满月后才回到城里。洪姓是钱塘的望族,世代书香。其父之名不可...
  • 4444
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沈自晋有哪些作品?
  • 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沈自晋有哪些作品?

  • 想知道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沈自晋有哪些作品吗?他出身于吴江沈氏家族,淡泊功名,待人温厚,勤学博览,富有文才,更有非凡的音乐天赋,终生酷爱,钻研不息,是剧坛江派的健将。著作有《黍离续奏》、《越溪新咏》、《不殊堂近草》等。人物简介沈自晋,字伯明,号西来,又号长康,晚号鞠通生,江苏...
  • 12537
明代戏曲(传奇)文学流派,临川派有何思想主张?
  • 明代戏曲(传奇)文学流派,临川派有何思想主张?

  • 临川派,是明代的戏曲(传奇)文学流派。万历年间,临川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等传奇,着重刻画人物,讲究词藻,影响颇大。戏曲史上把明清两代仿效他风格的戏曲作家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玉茗堂”为汤显祖书斋的名称。该流派...
  • 30293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有哪些文学主张?
  •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有哪些文学主张?

  • 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江西临川县,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 23870
彝族戏曲 彝剧是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 彝族戏曲 彝剧是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 彝族戏曲——彝剧在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大姚县申报的彝剧,被列为46项传统戏剧之一。从1947年永仁县小学教师罗守仁、李凤章编剧的《委员下乡》等剧目的出现,到1958年大姚县昙华业余剧团杨森等为“西南区民族文化...
  • 23703
慈禧为何喜欢拉着儿媳妇一起看低俗戏曲?
  • 慈禧为何喜欢拉着儿媳妇一起看低俗戏曲?

  •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虽然大清王朝政权濒临灭亡,但是后宫中却依然过着奢华享乐的生活。尤其是每年过年的前后,宫中个更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据说,大年三十前一个星期,慈禧太后就开始“放假”了,不再处理国事。国印封置,直到来年再拿出来使用。慈禧太后虽然放假了,然而,这时...
  • 14141
为何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中表现孔子的作品极少?
  • 为何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中表现孔子的作品极少?

  • 我国数百个传统戏曲剧种中,表现孔子的作品极少。查遍宋元明清以来数以千计的剧目,只发现两个:一个是明传奇《麒麟记》,另一个是明清之际无名氏的传奇《九曲珠》。何以反映孔子的戏曲如此之少?兴起于宋元时期的戏曲,是一种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文化,而孔夫子是圣人,文人墨客断然不...
  • 19468
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哪部作品被称为“秋思之祖”
  • 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哪部作品被称为“秋思之祖”

  • 马致远是近代著名(元代的)的戏曲作家,写过很多很多的戏曲,被世人号称“秋思之祖”,据东光县志的族谱和东光马氏族谱记载,马致远出生在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马致远雕塑马致远年轻时有着“佐国心,拿云手”的思想政治抱负,命运却很捉弄人,不是你想干嘛就可以干什么的,当然也跟当时...
  • 21313
南宋戏曲的特点是什么?南宋戏曲发展的如何?
  • 南宋戏曲的特点是什么?南宋戏曲发展的如何?

  • 南宋戏曲的特点是什么?南宋戏曲发展的如何?南宋是中国戏曲的生成期,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温州杂剧”或称“永嘉杂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宋戏文的发展,与宋室南迁密切相关,因为南迁不仅使南方的封建社会呈现出商品经济繁荣的新局面。产生发展南戏...
  • 24974
慈禧为何喜欢拉着儿媳妇一起看低俗的戏曲?
  • 慈禧为何喜欢拉着儿媳妇一起看低俗的戏曲?

  •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虽然大清王朝政权濒临灭亡,但是后宫中却依然过着奢华享乐的生活。尤其是每年过年的前后,宫中个更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据说,大年三十前一个星期,慈禧太后就开始“放假”了,不再处理国事。国印封置,直到来年再拿出来使用。慈禧太后虽然放假了,然而,这时...
  • 23004
戏曲在明朝发展的怎么样?详解明朝戏曲
  • 戏曲在明朝发展的怎么样?详解明朝戏曲

  • 戏曲很多人都爱看,那么戏曲在明朝发展的怎么样?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对戏曲的普遍爱好,昆山腔和弋阳诸腔流行于广大的城镇与乡村...
  • 14221
明朝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生平介绍,后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 明朝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生平介绍,后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 汤显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汤显祖个人简介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
  • 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