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第三十的精彩文章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原文欣赏
  •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原文欣赏

  •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歧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歧伯曰:上焦开,发宣五榖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歧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
  • 17487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
  • 26201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礼记·坊记第三十篇
  •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礼记·坊记第三十篇

  • 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故圣人之制富贵也,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故乱益亡。」子云:「贫而好乐,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天下其几矣。《...
  • 22203
史部《晋书》卷一百三十 载记第三十原文
  • 史部《晋书》卷一百三十 载记第三十原文

  • ◎赫连勃勃赫连勃勃,字屈孑,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元海之族也。曾祖武,刘聪世以宗室封楼烦公,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为代王猗卢所败,遂出塞表。祖豹子招集种落,复为诸部之雄,石季龙遣使就拜平北将军、左贤王、丁零单于。父卫辰入居塞内,苻坚以为西单于...
  • 12163
《文心雕龙》原文欣赏之定势第三十
  • 《文心雕龙》原文欣赏之定势第三十

  • 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是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缛:譬激水不漪,槁木...
  • 3809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则记录了谁的故事?
  •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则记录了谁的故事?

  •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则记录了谁的故事?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原文庾公①造周伯仁②,伯仁曰:“君何所欣说而忽肥?”庾曰:“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伯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
  • 28611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易经·第三十八卦·睽卦篇
  •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易经·第三十八卦·睽卦篇

  • 睽卦,象征乖异、离异。兑为泽,离为火,火焰向上烧,泽水向下浸,两性相背,为睽。睽者,乖,两目相背,不和谐。故睽象征睽异、离散。以万物的事理来说,形态虽然违背,但却有看不到的同一性存在,所以应以柔顺的方法。细心寻求可合之处,才能转离为合,变摩擦为和谐。《明夷》:利艰贞。睽卦,火泽睽卦...
  • 18297
史部《宋书》 卷四十 志第三十◎百官下原文
  • 史部《宋书》 卷四十 志第三十◎百官下原文

  •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郊庙临轩,则一人执麾。《汉百官表》秦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汉因之。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亦无员,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诸王朝见,则引王就坐。应劭曰:"每日莫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史臣按,刘向与子歆书曰:"黄门郎,显处也。"然则前汉世已为...
  • 4602
《肘后备急方》:卷四·第三十 治卒胃反呕方 全文
  • 《肘后备急方》:卷四·第三十 治卒胃反呕方 全文

  •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
  • 26955
秦庄襄王嬴异人:秦国第三十位国君,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 秦庄襄王嬴异人:秦国第三十位国君,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 嬴异人,即秦庄襄王,嬴姓,秦氏或赵氏,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嬴柱之子,秦王政之父,战国时期秦国第三十任国君,在位约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丙午病逝,享年三十五岁...
  • 25885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三十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
  •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三十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那么其中德行篇·第三十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文桓常侍①闻人道深公②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③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字词注释①桓常侍:即桓彝(276—...
  • 15888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三十则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三十则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 古代名著《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那么其中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三十则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原文庾子躬①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字词注释①庾子躬:庾琮,生卒年不详,字子躬,颍川鄢陵(...
  • 24072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原典】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注释】①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②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
  • 28784
帝乙:商朝第三十任帝王,继位时商朝的国势已经趋于没落
  • 帝乙:商朝第三十任帝王,继位时商朝的国势已经趋于没落

  • 帝乙,子姓,名羡,商朝第三十任帝王,他是太丁之子,商朝末代帝王帝辛的父亲,夏商周断代工程将他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101年—公元前1076年,共在位26年。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帝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继承王位公元前1102年,文丁去世,子羡继任商朝君主之位,史称帝乙。帝乙继位...
  • 4121
张顺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三十位?
  • 张顺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三十位?

  •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顺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浪里白条,江州人氏,早年与哥哥同霸浔阳江,后到...
  • 19379
《晋书》卷六十 列传第三十原文是什么?
  • 《晋书》卷六十 列传第三十原文是什么?

  • ◎解系(弟结结弟育)孙旂孟观牵秀缪播(从弟胤)皇甫重张辅李含张方阎鼎索靖(子綝)贾疋解系,字少连,济南著人也。父修,魏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绩为天下第一。武帝受禅,封梁邹侯。系及二弟结、育并清身洁己,甚得声誉。时荀勖门宗强盛,朝野畏惮之。勖诸子谓系等曰:"我与卿为友,应向我...
  • 11118
史部《北齐书》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原文鉴赏
  • 史部《北齐书》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原文鉴赏

  • 辛术元文遥赵彦深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胄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术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追授并州长史,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襄嗣事,与尚书左丞宋游道、中书侍郎李绘等并追诣晋阳,俱为上客...
  • 20059
世说新语·方正篇·第三十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 世说新语·方正篇·第三十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 世说新语·方正篇·第三十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本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原文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①,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还内...
  • 20772
史部《宋书》卷四十 志第三十◎百官下原文
  • 史部《宋书》卷四十 志第三十◎百官下原文

  •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郊庙临轩,则一人执麾。《汉百官表》秦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汉因之。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亦无员,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诸王朝见,则引王就坐。应劭曰:"每日莫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史臣按,刘向与子歆书曰:"黄门郎,显处也。"然则前汉世已为...
  • 12835
国学经典赏析:《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原文
  • 国学经典赏析:《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原文

  • 冉有問於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孔子曰:「聖人之設防,貴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為至治也.凡夫之為姦邪竊盜,靡法妄行者,生於不足,不足生於無度,無度則小者偷盜,大者侈靡,各不知節.是以上有制度,則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則不犯.故雖有姦邪賊盜,靡法妄行之獄,而無陷刑之民....
  • 3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