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刮目相待的精彩文章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得力干将。孙策在时,吕蒙依附姐夫邓当,英勇不可挡。孙策被杀后,吕蒙受到孙权的重用,战功累累。吕蒙从围曹仁在南郡,在皖城大破朱光的军队,战功赫赫,官拜庐江太守。而后在攻占荆州三郡、智擒郝普,在合淝之战中奋勇抵抗魏军的追袭。最有名的还是吕蒙白...
  • 4975
吕蒙如何从吴下阿蒙,变成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吕蒙如何从吴下阿蒙,变成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建国需要英主,需要贤臣,也需要大将,顶尖的三者,都需要具备足够的战略眼光,而在《三国志》中,东吴前期最为著名的三位大臣是放到一块的,即周瑜鲁肃和吕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于小说需要,这三位在小说中都不是什么好形象,周瑜被气死,鲁肃是老实人,吕蒙是...
  • 20823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 如何解释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拼音】:shìbiésānrì,dāngguāmùxiāngdài【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成语故事】: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
  • 25558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待”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待”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成语出处】出处一:《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出处二:《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 5074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拼音】:shìbiésānrì,dāngguāmùxiāngdài【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成语故事】: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 15588
历史上真实的吕蒙多有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历史上真实的吕蒙多有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历史上真实的吕蒙多有才?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其实这是出自《孙权劝学》的一句话。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推脱说,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要你读书,...
  • 24352
他看不起诗仙,为何却对诗圣刮目相看呢?
  • 他看不起诗仙,为何却对诗圣刮目相看呢?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唐朝诗坛,文华风流的诗人辈出,如同井喷一般。然而,站在金字塔尖的,始终只有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二人而已。正如韩愈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然而,李白和杜甫在世的时候,遭到的境遇并不是一样的。虽然他们在仕途上都没有取...
  • 9489
刮目相看是指哪个人物?“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
  • 刮目相看是指哪个人物?“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

  • “刮目相看”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重新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或事物。那么,这个成语是指哪个人物呢?据说,最早使用“刮目相看”这个成语的人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曹操。当时,曹操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了一位名叫陈琳的文学家,他认为陈琳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于是就说:“刮目相看!”这句话后...
  • 5994
成语“刮目相看”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刮目相看”含义详解
  • 成语“刮目相看”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刮目相看”含义详解

  • 成语“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刮目相看”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刮目相看出自三国东吴军师鲁肃之口。东吴吕蒙,勇敢善战,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于繁忙的军旅生活中...
  • 30415
花蕊夫人写的一首诗,不屈气魄令人刮目相看
  • 花蕊夫人写的一首诗,不屈气魄令人刮目相看

  • 花蕊夫人姓徐,是五代后蜀国主孟昶的妃子,徐氏幼能属文,长于诗咏,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颇为时人称许。后蜀亡国后,徐氏随孟昶被掳入宋,宋太祖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之名,召其陈词,徐氏即诵这首《述国亡诗》,于是“太祖大悦”。《述国亡诗》五代:花蕊夫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
  • 23540
吕蒙有哪些经历?为何能让人“刮目相看”呢?
  • 吕蒙有哪些经历?为何能让人“刮目相看”呢?

  • 所谓“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吕蒙所说,从这句话也引出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人之间的故事,孙权苦口婆心劝吕蒙学习,让吕蒙潜心学习文化知识,告诉吕蒙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处。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终于拿起了书,努力学习,后来让不是很了解吕蒙的鲁肃对他刮目相看...
  • 22237
刮目相看是夸人的意思吗?“刮目相看”是褒义词吗?
  • 刮目相看是夸人的意思吗?“刮目相看”是褒义词吗?

  • “刮目相看”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重新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或事物。那么,这个成语是夸人的意思吗?从字面上来看,“刮目相看”似乎是一种赞美和表扬的话语。但是,实际上它所表达的意义比这更为深刻。它强调的是人们对事物的重新认识和评价,而不是简单地夸赞某个人的优点。比如...
  • 18618
吕蒙是如何让鲁肃对他刮目相看的呢?
  • 吕蒙是如何让鲁肃对他刮目相看的呢?

  • 吕蒙是如何让鲁肃对他刮目相看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往下看。吕蒙吕蒙,字子明,年少的时候就一直依附于自己的姐夫邓当。吕蒙自幼就喜欢练武,每一次他的姐夫邓当外出作战时,吕蒙都会悄悄的跟随,虽然在途中被邓当发现过,而且还受到了训斥,吕蒙依然不放弃,还是偷偷的...
  • 15684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让人刮目相看的一面
  •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让人刮目相看的一面

  •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
  • 21616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 “刮目相看”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重新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或事物。那么,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呢?据说,这个成语最初是由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曹操所创造的。当时,曹操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了一位名叫陈琳的文学家,他认为陈琳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于是就说:“刮目相看!”这句话后来就成为了...
  • 27284
成语“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 成语“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 如何解释成语“刮目相看”?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刮目相看【拼音】:guāmùxiāngkàn【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成语故事】:刮目相看出自三国东吴军师鲁肃之口。东吴吕蒙,勇敢善战,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出...
  • 14494
刮目相看的故事
  • 刮目相看的故事

  • 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有名的大将军,因为家里很穷,没有办法让他念书,所以,常常被人笑说吴国的吕蒙只不过是会打仗而已,其实也没多了不起。为了这句玩笑话,他一直非常生气。网络配图有一天,吴国的君主孙权严肃地说:“你现在已经是吴国的大将军,拥有很高的权力,如果只有一身武功是不够的...
  • 27473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意思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典故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意思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典故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意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shìbiésānrì,dāngguāmùxiāngdài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典故介绍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 32833
鲁肃过蒙屯下刮目相看的故事具体是怎样
  • 鲁肃过蒙屯下刮目相看的故事具体是怎样

  • 《鲁肃过蒙屯下》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篇,讲述了鲁肃到吕蒙驻地视察的故事。当时周瑜已经去世,鲁肃代替周瑜成为了水军都督,一直以来鲁肃一位吕蒙只是一个武将而已,没有什么智谋,但是听到别人说吕蒙现在已经大大的变化了,于是前去视察,发现吕蒙已经是一个可以运筹帷幄的人才,于是...
  • 12424
刮目相看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刮目相看有何含义?
  • 刮目相看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刮目相看有何含义?

  • “刮目相看”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重新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或事物。那么,这个成语是褒义词还是贬义呢?从字面上来看,“刮目相看”似乎是一种赞美和表扬的话语。但是,实际上它所表达的意义比这更为深刻。它强调的是人们对事物的重新认识和评价,而不是简单地夸赞某个人的优点。...
  • 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