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李攀龙的精彩文章

李攀龙诗词名句赏析: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 李攀龙诗词名句赏析: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攀龙的《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一起来...
  • 16432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作者对友人有忧虑与牵挂
  •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作者对友人有忧虑与牵挂

  •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攀龙的《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一起来...
  • 18736
李攀龙简介 明代著名文学家,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 李攀龙简介 明代著名文学家,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 李攀龙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诗歌代表作品?李攀龙的诗歌有哪些特点?最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攀龙简介: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
  • 4657
李攀龙《长相思·秋风清》:全词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动人
  • 李攀龙《长相思·秋风清》:全词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动人

  •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攀龙的《长相思·秋风清》,一起来看看...
  • 13583
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这首诗颇得唐代边塞诗的神韵
  • 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这首诗颇得唐代边塞诗的神韵

  •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攀龙的《塞上曲送元美》,一起来看看吧...
  • 9310
明代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李攀龙,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 明代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李攀龙,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攀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
  • 26200
明朝官员徐中行简介:曾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
  • 明朝官员徐中行简介:曾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

  •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
  • 27948
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全诗无一句议论而议论尽蕴含其中
  • 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全诗无一句议论而议论尽蕴含其中

  •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攀龙的《和聂仪部明妃曲》,一起来看看...
  • 6222
东林八君子之一 东林党领袖高攀龙简介
  • 东林八君子之一 东林党领袖高攀龙简介

  •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
  • 13785
明朝高攀龙具体有哪些代表著作
  • 明朝高攀龙具体有哪些代表著作

  •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高攀龙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东林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东林八君子”之一。明朝高攀龙担任过太常太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务。高攀龙高攀龙从小就喜欢读书又十分懂得礼节。万历十四年,无锡的知县派罗懋忠和...
  • 5281
“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龙简介
  • “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龙简介

  •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高攀龙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东林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东林八君子”之一。明朝高攀龙担任过太常太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务。高攀龙高攀龙从小就喜欢读书又十分懂得礼节。万历十四年,无锡的知县派罗懋忠和...
  • 9662
后七子领袖人物 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简介
  • 后七子领袖人物 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简介

  •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
  • 9098
高攀龙相关著作 高攀龙的生平故事
  • 高攀龙相关著作 高攀龙的生平故事

  • 高攀龙著作被称赞为是立朝大节,品格高尚之作,著有《周易易简说》、《二程书录》、《可楼记》、《春秋孔义》、《水居诗稿》、《正蒙释》等作品。高攀龙的著作,文笔流畅,十分素雅。如《可楼记》就是富有感情的半记叙半议论地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之情。高攀龙著作《...
  • 21181
高攀龙与东林书院不得不说的故事
  • 高攀龙与东林书院不得不说的故事

  • [导读]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时期,是当时北宋许多学者讲学的地方。明朝期间,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高攀龙、顾宪成等人一同重建修复了东林书院,并且在这里聚齐众人开始讲课,他们在这里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文化思想,引起了全国许多学者的热情响应。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时期,是当时...
  • 20041
揭秘:高攀龙是哪朝人?高攀龙因何投河自尽
  • 揭秘:高攀龙是哪朝人?高攀龙因何投河自尽

  •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高攀龙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东林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东林八君子”之一。明朝高攀龙担任过太常太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务。高攀龙从小就喜欢读书又十分懂得礼节。万历十四年,无锡的知县派罗懋忠和顾宪成...
  • 10487
明朝的高攀龙是好人吗?如何评价高攀龙?
  • 明朝的高攀龙是好人吗?如何评价高攀龙?

  • 高攀龙,明朝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的人生充满了争议。他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以其清廉自守和公正无私的政治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也充满了曲折和悲剧,最终在政治斗争中落败,甚至失去了生命。那么,高攀龙究竟是一位好人,还是一个被政治斗争牺牲的悲剧人物呢...
  • 10510
揭秘:高攀龙之死,士可杀不可辱
  • 揭秘:高攀龙之死,士可杀不可辱

  • 揭秘:高攀龙之死,士可杀不可辱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东林六君子死后,魏忠贤并未就此罢手,仁慈和适可而止不是他性格。大规模的清算还在后头。天启六年二月即公元1626年3月,魏忠贤对东林党最高层下手了——下令逮捕东林党二代核心、前左都御史高攀龙。高攀龙,江...
  • 24721
李攀龙在文学上的成就有哪些 相关古诗词作品赏析
  • 李攀龙在文学上的成就有哪些 相关古诗词作品赏析

  • 文学成就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以“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与子与游保俶塔同赋》)来勾勒保俶塔下的西湖,以“浮沤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来形容龙洞山的金龛和石瓮情况,虽嫌体物呆滞,但也...
  • 12327
明朝高攀龙为什么会投河自尽?
  • 明朝高攀龙为什么会投河自尽?

  •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高攀龙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东林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东林八君子”之一。明朝高攀龙担任过太常太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务。高攀龙高攀龙从小就喜欢读书又十分懂得礼节。万历十四年,无锡的知县派罗懋忠和...
  • 12227
文学家李攀龙的故事 他都游离了哪些地方
  • 文学家李攀龙的故事 他都游离了哪些地方

  • 李攀龙,字于鳞,号抢溟,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棒、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李攀龙先世无所称名,其父李宝死后因李攀龙赠中宪大夫,顺德知府。攀龙9岁而孤,家无余货,赖母张氏纺织度日...
  • 1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