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唯贤的精彩文章

晏殊的官场时光:平定西夏的进犯,唯贤是举,举贤不避亲
  • 晏殊的官场时光:平定西夏的进犯,唯贤是举,举贤不避亲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晏殊的官场时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官场时光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
  • 13703
他是魏忠贤唯一惧怕的大臣,此人究竟是谁?
  • 他是魏忠贤唯一惧怕的大臣,此人究竟是谁?

  • 小编为大家带来孙承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后期政局混乱,纵然有能臣强将,也避免不了国家走向灭亡的命运。内有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外有后金不断的攻城略地。国家处于内外交困的地步,这个时候朱由校继位,十六岁的年轻皇帝不敌奸臣的蛊惑,国家政权慢慢被魏忠贤把...
  • 5078
蜀汉刘禅是一位昏庸之君 还是任人唯贤的明主
  • 蜀汉刘禅是一位昏庸之君 还是任人唯贤的明主

  •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魏蜀吴三国的后代中,蜀汉后主刘禅能力有限,甚至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最“闪耀”的一次出场,就是作为襁褓中的婴儿,在浑身是胆的赵子龙的掩护下杀出重围(其实就是个累赘),赵子龙在长坂坡一战中,砍杀曹操50多名战将。在此战役中,刘禅虽是...
  • 6947
雍正皇帝的用人之道:明察秋毫,任人唯贤
  • 雍正皇帝的用人之道:明察秋毫,任人唯贤

  •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极具政治智慧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这其中,雍正皇帝的用人之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雍正皇帝的用人之道。一、明察秋毫,选拔人才雍正皇帝在选拔人才方面,非常注重官员的品质和能力。他认为,选拔人才...
  • 23980
乾隆与孝贤纯皇后唯一的女儿,虽嫁到蒙古却留在京城
  • 乾隆与孝贤纯皇后唯一的女儿,虽嫁到蒙古却留在京城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乾隆虽然是一个风流的皇帝,但是在他的心目当中,曾经的富察皇后却始终都没有忘却,从他还是一个王爷的时候开始,身边就有这个妻子的陪伴,在成为了皇帝以后,皇后更是每天为乾隆尽心尽力地打理着整个后宫,不过可惜的是,皇后因为自...
  • 34618
揭秘:元太祖任人唯贤 三个汉人助忽必烈统一天下
  • 揭秘:元太祖任人唯贤 三个汉人助忽必烈统一天下

  • 导读:成吉思汗虽然横扫欧亚大陆,却没有灭掉宋朝一统天下。之后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等虽然屡屡发起对宋朝的骚扰和攻击,但都没有灭掉宋朝统一中国,而忽必烈做到了,建立起统一的元朝。比起他的前辈,忽必烈在思想、策略、用人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他重用汉族儒生,改革蒙古旧制...
  • 25128
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位昏庸之君还是任人唯贤的明主?
  • 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位昏庸之君还是任人唯贤的明主?

  • 此战过后,刘备怒摔刘禅,还说他差点害死自己的爱将赵云。不管这是刘备的真实想法,还是为了收买人心,但他确实把刘禅摔在了地上。有人戏称,估计就是刘备无意间的一摔,把原本智商爆棚的刘禅摔成了脑残,为他之后的昏庸、无能埋下了祸根。千百年来,对于刘禅的评价无外乎两种。一是,刘禅...
  • 22790
李世民礼贤下士,为何唯独罗艺对他不服要起兵叛变?
  • 李世民礼贤下士,为何唯独罗艺对他不服要起兵叛变?

  •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罗艺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喜欢看《隋唐演义》的朋友对罗艺这号人物并不陌生,在演义中,罗艺是罗成的父亲,他最终死于苏定的箭下。正史上的罗艺是隋末割据幽州(今北京市、河北北部)的军阀,后降唐,李...
  • 13144
历史上唯一赢过武媚娘的女人:李世民的贤妃徐惠
  • 历史上唯一赢过武媚娘的女人:李世民的贤妃徐惠

  • 近来《武媚娘传奇》正在热播,各种话题源源不断。然而,发现不少武则天的电视剧,都有一个类似的情节——武则天,不,那时候还不是,是媚娘。她坐在镜前精心梳妆打扮后,踌躇满志的在那里,等着太宗皇帝的召见。一群内侍从她门口飘过,为何,没有停住脚步走进来,他们毫不迟疑的继续往前走去。...
  • 24977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论出生唯才是用
  •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论出生唯才是用

  • 公元前11世纪,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叫傅说。他是商朝第23个王武丁时期的奴隶。武丁继承王位后,立志做一个像商汤那样有作为的君主。他时常对臣下讲:“商汤能够灭夏兴商,是因为有伊尹的佐助;今日要复兴商朝,也必须找一个...
  • 3488
元太祖任人唯贤 三个汉人助忽必烈统一天下
  • 元太祖任人唯贤 三个汉人助忽必烈统一天下

  • 成吉思汗虽然横扫欧亚大陆,却没有灭掉宋朝一统天下。之后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等虽然屡屡发起对宋朝的骚扰和攻击,但都没有灭掉宋朝统一中国,而忽必烈做到了,建立起统一的元朝。比起他的前辈,忽必烈在思想、策略、用人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他重用汉族儒生,改革蒙古旧制,采取...
  • 14285
吴贤妃:朱祁钰的生母,唯一没有给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 吴贤妃:朱祁钰的生母,唯一没有给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 吴贤妃,即孝翼皇太后,明宣宗朱瞻基的贤妃,明景帝朱祁钰的生母,她是朱瞻基的嫔妃中唯一一位没有殉葬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殉葬制度始于商周时期,其后历朝历代多有遵循这种陋习者。到了明朝成祖朱棣时,殉葬制度更是发展到极致,明成祖一共有嫔...
  • 31769
历史唯一垂臂过膝的皇后柳敬言, 贤德活到83岁 唯一败笔是生了个贪玩儿子
  • 历史唯一垂臂过膝的皇后柳敬言, 贤德活到83岁 唯一败笔是生了个贪玩儿子

  • 在古代,垂臂过膝的人都被视为圣人,要么就是帝王将相。历史上垂臂过膝的名人非常多,清一色都是男人,女性只有一位。今天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下这位传奇皇后的生平。柳敬言,河东人,史载此女“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柳敬言是梁武帝萧衍的外孙女,生母长城公主。柳敬言9岁时,父...
  • 25604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 公元前11世纪,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叫傅说。他是商朝第23个王武丁时期的奴隶。武丁继承王位后,立志做一个像商汤那样有作为的君主。他时常对臣下讲:“商汤能够灭夏兴商,是因为有伊尹的佐助;今日要复兴商朝,也必须找一个...
  • 22558
成语“任人唯贤”出自于哪里?“任人唯贤”的出处详解
  • 成语“任人唯贤”出自于哪里?“任人唯贤”的出处详解

  • 成语“任人唯贤”出自于哪里?成语“任人唯贤”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任人唯贤】故事的主人公: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
  • 6910
成语“任人唯贤”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 成语“任人唯贤”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 【成语】:任人唯贤【拼音】:rènrénwéixián【解释】: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成语故事】:“任人唯贤”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用人只凭德才。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于。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
  • 27322
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
  • 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

  •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汉族,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被誉为“南...
  • 8701
曹操为什么会发布“唯才是举”的《求贤令》?
  • 曹操为什么会发布“唯才是举”的《求贤令》?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为什么在灭亡袁绍后发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是士族地主占...
  • 22482
吴贤妃:朱祁钰的母亲,唯一没有为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 吴贤妃:朱祁钰的母亲,唯一没有为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 吴贤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殉葬制度始于商周时期,其后历朝历代多有遵循这种陋习者。到了明朝成祖朱棣时,殉葬制度更是发展到极致,明成祖一共有嫔妃20人,除了皇后可以不殉葬,另外有三位嫔妃早亡,剩下的16人均被迫殉葬。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谥号仁宗...
  • 18335
如何解释成语“任人唯贤”?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 如何解释成语“任人唯贤”?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 如何解释成语“任人唯贤”?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任人唯贤【拼音】:rènrénwéixián【解释】: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成语故事】:“任人唯贤”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用人只凭德才。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
  • 2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