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求才的精彩文章

三顾茅庐:求才如求爱 该走的程序不能省略
  • 三顾茅庐:求才如求爱 该走的程序不能省略

  • 刘备与诸葛亮的供需关系一致,往一起走是理所当然的事,剩下的问题就是何时到岗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刘备发个邀请函或者诸葛亮上门自荐都可以,“三顾茅庐”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过场。但是这个过场又是必需的。这就像一对男女彼此有意,确定关系却不能太草率了。追求,是...
  • 10657
曹操求才写下的一首诗,最后成了千古名篇
  • 曹操求才写下的一首诗,最后成了千古名篇

  • 演义是一种小说体裁之一,不管是哪一本演义闻名于世,影响再大,也不能将其看作是正史。因为它本就不是正史,《辞海》有云: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一种通俗长篇小说,也就是说,它也有可能是作者根据史实假设出来的事件。世人通过演...
  • 22350
曹操颁布“求才三令” 开启魏晋人才鼎盛之局
  • 曹操颁布“求才三令” 开启魏晋人才鼎盛之局

  • 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思想纷呈、人才辈出的时代。儒释道三家,各有时代的代表人物,风格秀出,逸品独标,商酌辩难而不失其雅量。那个时代,礼赞人才,尊重对手。南朝佛教鼎盛,反佛的声音也能表达。于是辟佛勇士范缜出现了。毕生佞佛、三次舍身的梁武帝带头和范缜辩论,亲撰《敕...
  • 8166
曹操为什么会发布“唯才是举”的《求贤令》?
  • 曹操为什么会发布“唯才是举”的《求贤令》?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为什么在灭亡袁绍后发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是士族地主占...
  • 22482
求才若渴的曹操为何偏偏不愿招揽吕布?
  • 求才若渴的曹操为何偏偏不愿招揽吕布?

  • 建安元年七月,汉帝刘协因长安凉州兵乱,不得已逃回关东,被河内太守张杨迎回洛阳。而曹操此时已尽平兖州,诛杀张邈全族,又向东略得陈郡(属豫州,秦末陈胜故都,今河南淮阳),兵进许县(颍川郡治,今河南许昌西),兵威震天下,因而引兵入洛阳,将皇帝西迎至许县,重建朝廷,并将许县改名许都,于是官拜...
  • 14479
曹操求才惜才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
  • 曹操求才惜才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

  •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惜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十分爱才的人,为此,曹操不惜先后三次颁布《求贤令》,以谋求天下英才为其所用。而曹操求才惜才,并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他为此付出过真实的行动,只要是有识之士前来相投,曹操都对其敬若上宾,虚位以待。比如...
  • 6994
如何正确上香才能有求必应感应诸佛?
  • 如何正确上香才能有求必应感应诸佛?

  • 如何上香才能有求必应。上香是为了祈福,如何上香才能做到有求必应呢,上香是为了有所求,但是如何上香才能有求必应呢。想要能够有求必应,上香要注意一下几点内容:一、何谓上香:上香,是拜佛的一种仪式,礼拜时把香点着插在香炉中,表示诚敬。上香礼佛的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
  • 10261
刘备三顾茅庐:求才若渴还是演绎传奇?
  • 刘备三顾茅庐:求才若渴还是演绎传奇?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然而,关于刘备是否真心爱隐士,以及三顾茅庐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当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刘备作为一方诸侯,急需寻找能人异士来辅佐自己,以实现霸业。在这种情况下,他听闻了隐居...
  • 30559
实事求是的河间献王刘德:有才是危险的
  • 实事求是的河间献王刘德:有才是危险的

  • 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个儿子,十六岁的时候被封为河间王。西汉前期的诸侯王,为非作歹的不在少数。要么力量足够强大了,就举兵称帝。要么就为害一方,祸害百姓。史书中记载了大量西汉前期诸侯王的禽兽之行。但是,刘德却是个另类!《汉书》中称刘德“好学修古,实事求是”,...
  • 28241
燕昭王为求得天下贤才究竟做了哪些事
  • 燕昭王为求得天下贤才究竟做了哪些事

  • 燕昭王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第三十九任国君,他出生于公元前335年,去世于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的本名叫姬职,他是燕王哙的儿子,他也是继承了父亲君位的儿子,史称燕昭王。燕昭王画像燕昭王即位的过程是很艰难的,燕国本来是一个大国,后来传到了燕昭王父亲那的时候,他竟然听信了坏人的...
  • 16667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问出身唯才是用

  • 公元前11世纪,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叫傅说。他是商朝第23个王武丁时期的奴隶。武丁继承王位后,立志做一个像商汤那样有作为的君主。他时常对臣下讲:“商汤能够灭夏兴商,是因为有伊尹的佐助;今日要复兴商朝,也必须找一个...
  • 22558
冉求的政治才干如何?他有哪些事迹?
  • 冉求的政治才干如何?他有哪些事迹?

  • 冉求,字子贡,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被誉为“孔门十哲”之一。他的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他的政治才干如何?又有哪些事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冉求的政治才干首先体现在他的政策制定上。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冉求曾在鲁国担任官职,他提出了一系...
  • 15140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
  •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曹操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要知道这个时期,起码在北方地区,曹操已经具备了睥睨群雄的资本,他的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云集。从道理上来说,他这个时候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为何偏偏是在这样一个节点,他要公布这样一道法令呢?其实看看曹操的发迹过程,就不难明...
  • 27824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论出生唯才是用
  •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论出生唯才是用

  • 公元前11世纪,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叫傅说。他是商朝第23个王武丁时期的奴隶。武丁继承王位后,立志做一个像商汤那样有作为的君主。他时常对臣下讲:“商汤能够灭夏兴商,是因为有伊尹的佐助;今日要复兴商朝,也必须找一个...
  • 3488
刘备最难求的人才是诸葛亮吗 那是一个同为刘姓的人才
  • 刘备最难求的人才是诸葛亮吗 那是一个同为刘姓的人才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刘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成为一段佳话。刘备三次拜访才求到诸葛亮的帮助,可想难度有多大,三国最难求的人才不是诸葛亮,刘备才得到他找了半个中国。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至今仍被人传为一段佳话,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带着关羽和张...
  • 28152
刘邦的招贤纳士与汉朝初期的人才需求
  • 刘邦的招贤纳士与汉朝初期的人才需求

  • 刘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国皇帝,他是如何招揽人才的?汉朝初期已经人才济济为什么还要下诏求贤?本文将带您了解刘邦的招贤纳士之道以及汉朝初期的人才需求。一、刘邦的招贤纳士之道1.不拘一格降人才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他认为,只要是有...
  • 6806
曹操重用人才可以说求贤若渴 曹操人生中都过错哪些人才
  • 曹操重用人才可以说求贤若渴 曹操人生中都过错哪些人才

  • 曹操一生错过了哪些贤才,他们分别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一生错过了哪些贤才?东汉末年,曹操一统了北方地区,是当时最强大的势力,手下有众多的谋士和武将。曹操求贤若渴,重用人才,在全天下范围内大量拉拢贤才。与同...
  • 20239
刘备素来求贤若渴,那他错失过哪些奇才?屡次和人才失之交臂
  • 刘备素来求贤若渴,那他错失过哪些奇才?屡次和人才失之交臂

  • 刘备素来求贤若渴,那他错失过哪些奇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第一个人叫做田豫。此人不仅和刘备是老乡,而且两人还是发小,田豫有勇有谋做事很有能力,早些年和刘备一起共事。好景不长,田豫为了照顾家里的老母亲和刘备分道扬镳,后来辗转投靠了公孙瓒和曹操等人。...
  • 27002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 要知道这个时期,起码在北方地区,曹操已经具备了睥睨群雄的资本,他的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云集。从道理上来说,他这个时候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为何偏偏是在这样一个节点,他要公布这样一道法令呢?其实看看曹操的发迹过程,就不难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
  • 22945
军事天才吴起的求官崛起之路,有多坎坷?
  • 军事天才吴起的求官崛起之路,有多坎坷?

  • 对战神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继孙武之后的又一位军事天才。然而吴起的才能,不仅体现在军事方面,他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人只是吴起的为官之路却并没那么顺畅,因为他的声名并不是很好,为了建功立业的所作所为,无...
  • 1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