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渐觉的精彩文章

吴绮诗词名句赏析: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 吴绮诗词名句赏析: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 吴绮(1619~1694)清代词人,字园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绮的《惜分飞·寒夜...
  • 10570
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全词洋溢着春的优美和生机
  • 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全词洋溢着春的优美和生机

  •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是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
  • 3324
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 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 还不知道: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其实这首词是表达士大夫的春光易逝、浮生恨短、须及时行乐的思想,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东城渐觉春光好,鄃皱波纹迎客棹①。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
  • 22896
东学西渐是什么意思?东学西渐意味着什么?
  • 东学西渐是什么意思?东学西渐意味着什么?

  • 自古以来,知识的传播与融合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东学西渐”这一概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东学西渐”?它又意味着什么?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东学西渐”的字面...
  • 4402
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何与王熙凤渐行渐远,与薛宝钗渐行渐近?
  • 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何与王熙凤渐行渐远,与薛宝钗渐行渐近?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本...
  • 16935
荆轲死后好友高渐离继续刺秦 因视觉差失败被杀
  • 荆轲死后好友高渐离继续刺秦 因视觉差失败被杀

  •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幕壮剧,历来有赞有弹,比如说,陶渊明盛赞荆轲的侠义勇烈,柳宗元则批评荆轲的浅见寡谋。同样是《咏荆轲》,他们竟吟咏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味。陶渊明的《咏荆轲》能够成为千古名篇,不仅以诗艺取胜,以激情取胜,而且以历史观取胜。“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
  • 31449
一度嚣张的东林党是如何渐渐没落的呢?
  • 一度嚣张的东林党是如何渐渐没落的呢?

  • 公元1624年,也就是天启四年,这一年算得上是东林党派的“滑铁卢”。因左副都御史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结果一时间朝野上下众说纷纭。而远在深宫待着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本来就是一个性格比较深沉,不喜欢表露自己内心想法的人,所以平时就以傻愣的姿态表现在百官面前,时不...
  • 28931
十八般兵器中的槊为何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 十八般兵器中的槊为何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 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网络配图槊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但最流行的时候就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的槊一般分为步槊和马槊,因为三...
  • 15126
南顿北渐代表人物 南顿北渐如何理解
  • 南顿北渐代表人物 南顿北渐如何理解

  • 南顿北渐,又称南能北秀,为中国禅宗五祖弘忍门下的神秀与惠能二大弟子见处各异,因而发展成的不同系统禅学。其中神秀以长安为中心教化北方,称北宗禅;惠能教化南方的称“南宗禅”,后世禅宗大多出自此系统。因为禅性观的区别,两派差异则以“南顿北渐”分别。其中以循序渐进的方法...
  • 13416
杜甫的一生穷困潦倒,直到死后才渐渐出名
  • 杜甫的一生穷困潦倒,直到死后才渐渐出名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本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 23866
高渐离是谁?历史上的高渐离怎么死的
  • 高渐离是谁?历史上的高渐离怎么死的

  •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秦灭六国后,秦王因为高渐离击...
  • 19165
一战对于中国的意义:民族主义逐渐觉醒
  • 一战对于中国的意义:民族主义逐渐觉醒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战区,集中在欧洲。但中心区域的爆裂性震荡,绝不意味着边缘区域就能安然无恙。欧洲列强在东亚力量的削弱,意味着日本成为该区域的支配性力量。本文将谈到的两场帝制,指的是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两场运动,指的是反“二十一条”运动、五四运动。这些集中在191...
  • 21741
荆轲与高渐离是好基友吗  荆轲高渐离的故事
  • 荆轲与高渐离是好基友吗 荆轲高渐离的故事

  • 荆轲与高渐离这是一对好基友。因为在荆轲刺杀失败,众人为自保四散逃跑之后,只有高渐离一人还回来再次刺杀秦王,不管他是为荆轲报仇,还是为了国家大义。先来看看这两人是如何认识的。有时候你一时兴起交的朋友可能就是你以后一生的挚友,这话说得在理。这两人是无聊在集市上斗酒...
  • 30616
《卿卿日常》宋舞独立意识逐渐觉醒,准备单身一辈子
  • 《卿卿日常》宋舞独立意识逐渐觉醒,准备单身一辈子

  • 电视剧《卿卿日常》正在热播中,本来剧中的宋舞就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姑娘,总会用一些幼稚的手段,来寻求大人们的关注,后来她独立意识逐渐觉醒,准备单身一辈子。在李薇嫁给六少主之后,宋舞也开始刷存在感,宋舞一直都认为,六少主是自己的,现在的宋舞对六少主占有欲比较强,她还分不清...
  • 31167
荆轲死后好友高渐离继续刺秦 因视觉差失败被杀
  • 荆轲死后好友高渐离继续刺秦 因视觉差失败被杀

  •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幕壮剧,历来有赞有弹,比如说,陶渊明盛赞荆轲的侠义勇烈,柳宗元则批评荆轲的浅见寡谋。同样是《咏荆轲》,他们竟吟咏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味。陶渊明的《咏荆轲》能够成为千古名篇,不仅以诗艺取胜,以激情取胜,而且以历史观取胜。图片来源于网络“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
  • 5594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柳永〔宋代〕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
  • 13738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渐渐之石》篇: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渐渐之石》篇: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本站小编...
  • 28634
高渐离击筑 高渐离为什么爱上敌国栎阳公主
  • 高渐离击筑 高渐离为什么爱上敌国栎阳公主

  • 高渐离击筑出自于《荆轲刺秦王》一文,文章的内容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9308
历史上真的有高渐离吗 高渐离击筑的故事
  • 历史上真的有高渐离吗 高渐离击筑的故事

  • 动漫《秦时明月》中的高渐离一角,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高渐离与雪女不离不弃的爱情也感动了不少人。那么到底有没有高渐离这个人呢,其实动漫中的琴师高渐离一角就是以战国末期燕国人高渐离为原型改编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高渐离以及高渐离击筑的故事...
  • 11009
唐朝初期好用的府兵制,为何会渐渐没落呢?
  • 唐朝初期好用的府兵制,为何会渐渐没落呢?

  • 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度曾经威力无穷,使得唐朝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然而,这一制度却逐渐走向崩溃,那么造成这种崩溃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武官受制于文官的因素逐渐增加。朝廷与武官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对武官的信任程度逐渐减弱,出现了所谓的“监军之制”。监军最早出现于春秋末年齐...
  • 1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