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诗旨的精彩文章

张祜《题金陵渡》: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
  • 张祜《题金陵渡》: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

  •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
  • 19070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这首诗言近旨远,意象鲜明
  •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这首诗言近旨远,意象鲜明

  •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
  • 18664
古代圣旨代表最高统治者旨意 圣旨都是由谁书写的
  • 古代圣旨代表最高统治者旨意 圣旨都是由谁书写的

  • 对圣旨代表了皇帝旨意,一般由谁书写呢?其书法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中国古代的圣旨,大家都不会陌生,它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极高的,因为它代表着皇帝下的命令或者发表的言论,如若违抗圣旨就是违背皇帝的旨意,轻则受罚,重则殒命诛九族。那...
  • 27474
王维《终南山》:这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 王维《终南山》:这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
  • 7723
丘浚《咏荔枝》:这首诗既深得风人之旨又深得咏物三昧
  • 丘浚《咏荔枝》:这首诗既深得风人之旨又深得咏物三昧

  •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
  • 21510
皇帝的圣旨和太后的懿旨哪个更大?
  • 皇帝的圣旨和太后的懿旨哪个更大?

  • 皇帝的圣旨和太后的懿旨哪个更大?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古代,皇帝颁发的旨意,叫圣旨,皇帝的母亲,叫太后,她颁的旨意,叫懿旨,那么,他们母子二人,谁的旨意权力更大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分析下。“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在封建社会的制度体系中,皇...
  • 15109
吴均《同柳吴兴何山》:全诗主旨在惜别,却不直接写离愁
  • 吴均《同柳吴兴何山》:全诗主旨在惜别,却不直接写离愁

  •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均的《同柳吴兴何山》,一起...
  • 6612
王昌龄《出塞》: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
  • 王昌龄《出塞》: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

  •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王昌龄的《出塞》,一起来看看吧!《出塞》作者:...
  • 16860
柳永:奉旨填词的人生,依红偎绿的诗酒岁月
  • 柳永:奉旨填词的人生,依红偎绿的诗酒岁月

  • 宋代词坛上,柳永的名字如同一抹独特的风景,既绚烂又带着几分落拓。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这位才情横溢的词人,在仕途上却颇多坎坷,最终选择了与红尘女子相依,放荡不羁地度过一生。柳永,原名柳永,字景庄,后改名柳永,世称柳屯田。他的一生,似乎注...
  • 27732
曹操《陌上桑》:这首诗开始就紧扣了游仙的主旨
  • 曹操《陌上桑》:这首诗开始就紧扣了游仙的主旨

  •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有诗文多篇。另有注《孙子》传世。今人整理其诗文成排印...
  • 22080
王维《终南山》:这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 王维《终南山》:这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
  • 8638
贾岛《题兴化寺园亭》:该诗巧而不华,素淡中寓深旨
  • 贾岛《题兴化寺园亭》:该诗巧而不华,素淡中寓深旨

  •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làng)仙,一作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有《长江集》。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4859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

  •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并运用这种形式,写出了优秀的...
  • 28295
韩偓《残春旅舍》:此诗旨在行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
  • 韩偓《残春旅舍》:此诗旨在行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

  •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其诗集《玉山樵人集》,曾由《四部丛刊》重印传世;《全唐诗》收录其诗280多首。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韩偓的《残春旅舍》,一起来看看吧!...
  • 19009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诗人是谁?有着什么传奇人生?
  •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诗人是谁?有着什么传奇人生?

  •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而在这些故事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被传颂千古,他就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柳三变。那么,这位自称为奉旨填词的柳三变究竟是谁呢?他的人生又有哪些传奇之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神秘的历史面纱。一、柳永的身世背景柳三变...
  • 28757
苏轼《守岁》: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
  • 苏轼《守岁》: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
  • 23688
《诗经·伐檀》赏析,这首诗的主旨及作者身份有很大分歧
  • 《诗经·伐檀》赏析,这首诗的主旨及作者身份有很大分歧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小编就为...
  • 6036
杜甫为了评论作家与揭示论诗宗旨,遂作《戏为六绝句》
  • 杜甫为了评论作家与揭示论诗宗旨,遂作《戏为六绝句》

  •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 22318
王之涣《出塞》: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
  • 王之涣《出塞》: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

  •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
  • 14275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防有鹊巢》篇: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防有鹊巢》篇: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小编就为...
  • 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