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望帝的精彩文章

望帝春心托杜鹃——揭秘杜鹃花的诗意与传说
  • 望帝春心托杜鹃——揭秘杜鹃花的诗意与传说

  •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杜鹃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思念和忠诚。那么,“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杜鹃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走进杜鹃花的诗意与传说,揭开这一谜底。一、杜鹃花的诗意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杜鹃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思念和...
  • 7825
汉宣帝为什么如此看重萧望之?萧望之最后为何会含冤自杀?
  • 汉宣帝为什么如此看重萧望之?萧望之最后为何会含冤自杀?

  •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萧望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自古,帝王在死前都需要做出最后一道考题,即如何给下一任皇帝铺路。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能耐与心胸。汉宣帝是个有能耐的皇帝,这一点在三方面有尤其突出的体现:其一,他继位时局势并不稳定,但是继位后,广陵王被压制,霍...
  • 20816
汉宣帝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萧望之?萧望之为什么会被逼死?
  • 汉宣帝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萧望之?萧望之为什么会被逼死?

  • 对萧望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帝王在死前都需要做出最后一道考题,即如何给下一任皇帝铺路。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能耐与心胸。汉宣帝是个有能耐的皇帝,这一点在三方面有尤其突出的体现:其一,他继位时局势并不稳定,但是继位后,广陵王被压制,霍家被...
  • 27111
汤若望是谁?汤若望是怎么死的?
  • 汤若望是谁?汤若望是怎么死的?

  • 汤若望是明清时期著名的传教士,在两朝政府间都具有极高的声望,获得明清两朝统治者的青睐。汤若望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是一位德国人,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JohannAdamSchallvonBell),来到中国后,为了更好的传教,入乡随俗的汤若望不仅身穿儒服,并且依据自己的...
  • 16773
清朝顺治帝为何重用外籍大臣汤若望?
  • 清朝顺治帝为何重用外籍大臣汤若望?

  • 汤若望,字“道未”(出典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生于1592年(壬辰年)5月1日——1666年8月15日逝世,德国人,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逝世后安葬于北京利马窦墓左侧,康熙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一级正...
  • 21994
汉宣帝将西汉推向巅峰 汉宣帝的声望为何比汉武帝还低
  • 汉宣帝将西汉推向巅峰 汉宣帝的声望为何比汉武帝还低

  • 对汉宣帝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的全盛时期,出现在汉宣帝刘询(即位前名叫刘病已)在位期间,这一点是公认的;但如果说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两汉的代表毫无疑问是汉武帝。所谓“秦皇汉武”,即使纵观两千多年封建史,汉武帝刘彻也是顶流的帝王;...
  • 18192
汤若望是谁?汤若望为什么被杀?
  • 汤若望是谁?汤若望为什么被杀?

  • 汤若望是一位德国科隆人,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他在1620年到达澳门,在中国生活了47年,历经明、清两朝,是继利玛窦之后最重要的来华耶稣会士之一。汤若望在中国的传教事业中,他通过撰写教理著作和书籍,劝奉宫女入教,向皇上呈送礼物等方式,清晰地书面阐述了天主教的信仰,为天主和社...
  • 14462
傻子当皇帝太监大喜过望,皇帝上位后太监都蒙了
  • 傻子当皇帝太监大喜过望,皇帝上位后太监都蒙了

  •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够称帝,和他之前的装疯卖傻脱不开关系。当年建文帝削藩,朱棣正是凭着一副傻样骗过了建文帝,再后来朱棣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成功干掉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显然,朱棣是一位靠装疯卖傻登上皇位的人,但朱棣不...
  • 5651
北望幽燕:刘备望明月思故乡
  • 北望幽燕:刘备望明月思故乡

  • 刘备有三宝:忽悠、挖墙脚和逃跑。网络配图“逃跑”到徐州近一年了,作为客军,刘备很受徐州牧陶谦的欢迎,对于倍加赏赐和厚待。不久时来运转,陶谦病危,欲把徐州牧交由刘备掌管,以图家保国兴.....对此,外有孔融等人保举,内有徐州本土世族陈登等人的拥戴,虽然刘备推辞了几次,但是确实看...
  • 29095
祖咏《望蓟门》:作者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
  • 祖咏《望蓟门》:作者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

  • 祖咏(699-746),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后移居汝水以北别业,渔椎终老。曾因张说推荐,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其与王维友善,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也。代表作有...
  • 24550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否渴望成为皇帝?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否渴望成为皇帝?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刘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关于他是否渴望成为皇帝的问题,历史学家和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到底想不想当皇帝呢?本文将从刘备的出身、政治抱负以及他在建立蜀汉王朝过程中的行为等方面进行探讨。一、刘备的出...
  • 28382
把自己孩子给皇帝吃,只为满足皇帝欲望,是忠还是奸?
  • 把自己孩子给皇帝吃,只为满足皇帝欲望,是忠还是奸?

  • 管仲临死前,齐桓公去请教未来之路。管仲说,在您的放权和我的管理下,齐国已屹立世界之颠,但需要保持。所以我死后,请你离那三个东西远点。管仲所谓的“三个东西”就是齐桓公最宠爱的三个人:易牙、卫开方、竖刁。三人对齐桓公可谓是忠心耿耿,几乎恩重如山。齐桓公有次对易牙说,大王...
  • 19612
汤若望辅佐康熙登帝,两朝帝师为何不能安享晚年?
  • 汤若望辅佐康熙登帝,两朝帝师为何不能安享晚年?

  • 汤若望辅佐康熙登帝,两朝帝师为何不能安享晚年?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交流比较特殊的时期。西方传教士多有来华,进行传教活动。这些传教士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些传教士当中,汤若望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
  • 24768
史上残暴的皇帝 连秦始皇都望尘莫及
  • 史上残暴的皇帝 连秦始皇都望尘莫及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在这么多的皇帝中,什么样的都有,奇葩的,残暴的,还有无耻的。要说起残暴肯定会想到秦始皇、隋炀帝等人,但是有一个人和他们比起来可是残暴无耻的多。他就是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算是接手了父亲的权利,才当上了开国的皇帝。网络配图他的残暴在历史上堪称...
  • 11913
清朝顺治帝厚待汤若望的原因:因母亲称汤若望为义父
  • 清朝顺治帝厚待汤若望的原因:因母亲称汤若望为义父

  • 福临亲政初期即认识了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福临亲政后,汤若望的地位迅速提高,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赐名“通玄教师”,顺治十二年(1655年)授为通政使,顺治十五年(1658年)诰封光禄大夫,秩为正一品。最初,福临因母亲孝庄文皇后称汤若望为义父,而称其为“玛法”,即汉语爷爷之意。下...
  • 8143
乾隆皇帝盼雪 希望百姓获丰收
  • 乾隆皇帝盼雪 希望百姓获丰收

  • 目前山东大旱,前些日子的一场雪远远不能解旱情之困,人们仍在盼望一场大雪的来临。在几百年前,旱涝雨雪同样牵动着一朝天子的心。让我们看看在乾隆二十九年,乾隆皇帝怎样盼望一场大雪的到来———在清代的统治者中,乾隆是一位比较关心百姓疾苦的皇帝。他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
  • 13751
望江南李煜,李煜望江南欣赏
  • 望江南李煜,李煜望江南欣赏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望江南》中的一句诗。这首词以其深情厚意,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图,展现了李煜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怀念。而李煜望江南,更是他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李煜与江南李煜,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然而,他的诗...
  • 11888
汤若望和中国农历 汤若望简介
  • 汤若望和中国农历 汤若望简介

  • 汤若望(JohannAdamSchallvonBell,1592年—1666年),字道未,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到澳门,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朝,是继利玛窦之后最重要的来华耶稣会士之一。过去常把传教士看成是侵略的先遣队,这个看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些早期传教...
  • 24519
宋真宗封禅祭祀:后世帝王望而却步
  • 宋真宗封禅祭祀:后世帝王望而却步

  • 宋真宗封禅祭祀:后世帝王望而却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封禅祭祀一直是中国古代皇帝们进行的重要仪式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些皇帝中,宋真宗的封禅祭祀尤为特别,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也成为了后世帝王们望而却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20992
为隋炀帝翻案:隋炀帝输在太希望名垂青史了
  • 为隋炀帝翻案:隋炀帝输在太希望名垂青史了

  • 说到隋炀帝,很多人记忆里的应该是个绝对的恶棍。比如:弑父、淫母、杀兄,幽弟,荒淫,残暴等等,反正中文里所有的不好的词安在他身上都没错。但是,有绝对的白痴,哪有绝对的坏人?据史书记载,话说独孤皇后那一年死了,隋炀帝表面痛苦嚎啕,痛不欲生,暗地里谈笑如常,表面吃斋念佛,暗地里让仆人...
  • 3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