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郭震的精彩文章

《春歌》郭震所作,蕴含着无法期许的深情
  • 《春歌》郭震所作,蕴含着无法期许的深情

  •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位将领。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郭元振所作的《春歌》吧。人间正道为何物?在乎真情。没有情意的人生,是大道有缺的。须知,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就在于人具有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不论是饱读读书之人,抑或是贫苦白...
  • 24538
《蛩》唐代郭震所作咏物诗,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
  • 《蛩》唐代郭震所作咏物诗,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

  •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位将领。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郭元振所作的《蛩》吧。夏天过去是秋天,一年四季,风景新鲜,令人目不暇接之余,总是忍不住想为之放声高歌。这其中的奇美,能和风景一样占据观赏制高点的,大概就属昆虫世家了。诗人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笑看...
  • 28352
郭震《古剑篇》:张说评述郭震“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
  • 郭震《古剑篇》:张说评述郭震“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

  •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郭元振著有文集二十卷(或二十二卷),《定远安边策》三卷,《安邦策》一卷,《九谏书》一卷。《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3首。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
  • 27668
《米囊花》郭震所作咏物诗,抒发内在愤懑之意
  • 《米囊花》郭震所作咏物诗,抒发内在愤懑之意

  •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位将领。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郭元振所作的《米囊花》吧。郭震实为周处一流的人物,都是生于草莽而觉醒内心的愿望,从而洗涤自身之上的恶念,让人生大树结出善果。这样的事实或史迹,很难让人分清善与恶到底是不是产生于“人之初”...
  • 16340
郭震:凭借一首《古剑篇》,不仅免罪还得以升官
  • 郭震:凭借一首《古剑篇》,不仅免罪还得以升官

  • 郭震,名震,字元振,以字行,唐朝时期名将、宰相,著有兵书《定远安边策》三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郭震是进士出身,早年被授予通泉县尉,后来深得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在担任凉州都督期间,郭震加强边防,拓展疆域,大兴屯田...
  • 20319
郭震简介 唐朝将领代国公兼御史大夫郭震生平
  • 郭震简介 唐朝将领代国公兼御史大夫郭震生平

  • 郭震(656—713)唐朝将领。字元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县)人。十八岁举进士,任通泉县尉。因参与平息皇室内乱有功,封代国公,兼御史大夫,持节为朔方道大总管。时玄宗于骊山讲武,因军容不整而被治罪,免死流放新州,不久起用为饶州司马,病逝途中。著有兵书《定远安边策》三卷。郭震,生于唐高...
  • 21143
郭震得罪武则天,一首《古剑篇》直接免罪升职
  • 郭震得罪武则天,一首《古剑篇》直接免罪升职

  • 你们知道郭震的故事吗?接下来本站小编为您讲解!郭震(656年-713年),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唐朝名将、宰相。郭震是进士出身,早年被授予通泉县尉,后来深得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在担任凉州都督期间,郭震加强边...
  • 31609
郭容容是怎么牺牲的?越军这一行为令中国全军震怒!
  • 郭容容是怎么牺牲的?越军这一行为令中国全军震怒!

  • 在1979年,我军从云南、广西两个方向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这次激烈的战斗中,除了男战士们浴血奋战外,女战士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们大多是战场医护或收容人员,收容受伤伤员和烈士的遗体。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郭容容是我军第一位牺牲的女战士。她出生于1955年,参军后服役于有“...
  • 14978
郭子仪为何能走出历代功臣怪圈?功高不震主
  • 郭子仪为何能走出历代功臣怪圈?功高不震主

  • 祖坟被人恶意开掘,该做何反应?中唐时的名将郭子仪就遇上过这档子事。鱼朝恩嫉妒郭子仪的军功,便不断使用各种馋言离间伎俩。鱼朝恩何许人?得幸宦官,“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宰臣或决政事,不预谋者,则睚眦曰:‘天下之事,岂不由我乎?’”一个标准的得志便猖狂的小人。为啥与郭子仪...
  • 5337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能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
  •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能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郭子仪手握重兵,功高震主,为何最后能够善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就是铁律,尤其是对于武将来说更是噩梦,历史上很多的武将都因为君主的无端猜忌而被赐死,比如秦之白起,赵之李牧,宋之狄青,明之戚继光都不外乎如是。这些...
  • 8417
郭子仪功高震主却从来不被猜忌 郭子仪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 郭子仪功高震主却从来不被猜忌 郭子仪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 还不知道:郭子仪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郭子仪功高震主,为何从不被猜忌?说起郭子仪,都知道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功臣。安史之乱当中,他更是功勋卓著,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大唐的江山将不复存在。然而,虽然他功高震主,但是他从来没有被人猜忌而败...
  • 16042
郭子仪功高震主,唐玄宗为什么一点斗不忌惮他?
  • 郭子仪功高震主,唐玄宗为什么一点斗不忌惮他?

  • 每当一提起郭子仪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自古功高震主的人容易被帝王视为隐患,即便这样的人功绩累累,对王朝贡献极大,一生只功无过,对帝王恭恭敬敬,终是容易因享负盛誉而遭人嫉恨,被奸臣的谗言所陷害,而帝王本就忌惮这种臣子的实力,生怕手掌...
  • 8450
功高震主却没有被除掉,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 功高震主却没有被除掉,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将领一般都得不到好下场。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
  • 20148
功高震主后又能全身而退,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 功高震主后又能全身而退,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 说到郭子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大臣往往不得善终,比如白起、韩信、岳飞等人,他们在战场上战无不胜,他们的战功却成为催命符,最后他们都因为受到君王的猜忌而被杀。中唐名将郭子仪,却是少数能做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
  • 17483
郭子仪功高震主却能善终 郭子仪是怎么做到的
  • 郭子仪功高震主却能善终 郭子仪是怎么做到的

  • 还不了解:郭子仪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何能够善终?仅靠完美人格?大唐名将郭子仪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
  • 29471
郭子仪功高震主,唐肃宗为什么还那么信任他?
  • 郭子仪功高震主,唐肃宗为什么还那么信任他?

  •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俗话说得好,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意思就是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这也体现了我国大一统思想。可是在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出现了太多太多以下乱上的事情。一些个手握兵权的将军,亦或是权倾朝野的名门望...
  • 17939
郭子仪可谓是功高震主 郭子仪最后为什么还能得以善终
  • 郭子仪可谓是功高震主 郭子仪最后为什么还能得以善终

  • 很多人都不了解郭子仪能善终,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大唐名将郭子仪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这几乎是人臣能得到的最高评价。郭子仪郭子仪...
  • 31687
历代功高震主的名将都没好下场,郭子仪却是个例外
  • 历代功高震主的名将都没好下场,郭子仪却是个例外

  • 相信大家都知道,历代王朝以来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这个词了。但凡和这个词沾边的人,不管他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大都是没有好结果的。可是,事无绝对。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例外的,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就是一个典型的幸运儿。此人就是唐朝时期的汾阳王郭子仪。此人骁勇善战...
  • 14372
郭子仪虽功高震主,但为人处世之道让他善终
  • 郭子仪虽功高震主,但为人处世之道让他善终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纵观我国的历史,有无数个英雄豪杰,或功勋卓著,或满腹经纶,或功高震主,但是能够善始善终者却很少。而唐朝的郭子仪却能一身正气,功高盖世,且善始善终,实属千年难遇。特别是从唐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攻克河北,收复两京,再战邺城,大...
  • 24519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什么能善终?
  •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什么能善终?

  •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什么能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居高位的人是三重的人:君主和国家的人,名声的仆人,事业的仆人。所以他们是没有自由的,既没有个人的自由,也没有行动的自由,也没有时间的自由。”有许多人想要往上爬,为官是他们的梦想,但只有真正登上那个高...
  • 25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