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游山的精彩文章

骆宾王所作的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表达想摆脱官场束缚意欲退隐的心情
  • 骆宾王所作的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表达想摆脱官场束缚意欲退隐的心情

  • 骆宾王,字观光,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一生有颇多著作,为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做出贡献。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骆宾王所作的《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吧。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唐代〕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
  • 3914
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
  • 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

  • 《儒林外史》,清代文学家吴敬梓所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采用了高超的讽刺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它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
  • 24872
镜花缘第三十九回:轩辕国诸王祝寿,蓬莱岛二老游山
  • 镜花缘第三十九回:轩辕国诸王祝寿,蓬莱岛二老游山

  • 《镜花缘》,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共计一百回,是与《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齐名的作品。作者以神幻诙谐的笔法描绘出了一幅绚丽斑斓的天伦彩图,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镜花缘》一百回分两个部...
  • 31792
儒林外史中少卿夫妇游山这段情节到底有何寓意?
  • 儒林外史中少卿夫妇游山这段情节到底有何寓意?

  • 这段情节出自原书第33回。写天长县豪杰杜少卿移家南京后,与娘子同游清凉山的故事。少卿夫妇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携手同游,饮酒看花,风流自赏,这在当时无疑是一桩惊世骇俗之举,引起了各种人物的强烈反响。作者精心设计这样一个情节,既表现了杜少卿夫妇的真名士风度,也反映了作...
  • 22888
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全诗紧扣一个“游”字
  • 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全诗紧扣一个“游”字

  •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其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传世...
  • 7749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庐山日记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庐山日记

  • 戊午(1618年),余同兄雷门、白夫,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登陆,五里,过西林寺,至东林寺。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廊。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规模甚大,正殿夷毁,右为三...
  • 5879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黄山日记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黄山日记

  • 初二日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duō拾取。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满布一溪,涉之甚难。二里,宿高...
  • 9632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天台山日记后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天台山日记后

  • 壬申(1632年)三月十四日自宁海发骑骑马出发,四十五里,宿岔路口。其东南十五里为桑洲驿,乃台郡道也;西南十里松门岭,为入天台道。十五日渡水母溪,登松门岭,过玉爱山,共三十里,饭于筋竹岭庵,其地为宁海、天台界。陟山冈三十余里,寂无人烟,昔弥陀庵亦废。下一岭,丛山杳冥中,得村家,瀹茗yu...
  • 29568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武彝山日记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武彝山日记

  • 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616年),这是徐霞客游芜山后入闽游的时间。出崇安南门,觅舟。西北一溪自分水关,东北一溪自温岭关,合注于县南,通郡省而入海。顺流三十里,见溪边一峰横欹,一峰独耸。余咤而瞩目感到吃惊而注目凝望,则欹者幔亭峰,耸者大王峰也。峰南一溪,东向而入大溪者,即武彝溪也。...
  • 3487
《徐霞客游记》游太华山记原文是什么?
  • 《徐霞客游记》游太华山记原文是什么?

  • 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huán苇长成后的芦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草间舟道甚狭,遥望西山绕臂东出,削崖排空,则罗汉寺也,又西十五里抵高峣qiāo,乃舍舟登陆高峣者,西山中逊处也。南北山皆环而东出,中独西逊,水亦西逼之,有数百家倚山临水,为迤...
  • 25367
陆游《游山西村》: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
  • 陆游《游山西村》: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

  •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陆游的《游山...
  • 9105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天台山日记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天台山日记

  •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天为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
  • 13853
陆游的名篇之一《游山西村》好在哪里?
  • 陆游的名篇之一《游山西村》好在哪里?

  • 想知道陆游的名篇之一《游山西村》好在哪里吗?全诗前三联主要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诗人被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
  • 12942
徐霞客游记-游五台山日记篇原文是什么?
  • 徐霞客游记-游五台山日记篇原文是什么?

  • 癸酉(1633年)七月二十八日出都(即今北京)为五台游。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南关。山自唐县来,至唐河始密,至黄葵渐开,势不甚穹窿矣。从阜平西南过石梁,西北诸峰复嵱嵷上下众多起。循溪左北行八里,小溪自西来注,乃舍大溪,溯西溪北转,山峡渐束。又七里,饭于太子铺。北行十五里,溪声忽至。...
  • 14169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黄山日记后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黄山日记后

  • 戊午(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日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
  • 4399
《游山西村》的内容是什么?《游山西村》诗词赏析
  • 《游山西村》的内容是什么?《游山西村》诗词赏析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陆游《游山西村》诗词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前三联主要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诗人被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 19125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白岳山日记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白岳山日记

  • 丙辰岁(1618年),余同浔阳叔翁,于正月二十六日,至微之休宁。出西门。其溪自祁门县来,经白岳,循县而南,至梅口,会郡溪入浙。循溪而上,二十里,至南渡。过桥,依山麓十里,至岩下已暮。登山五里,借庙中灯,冒雪蹑冰,二里,过天门,里许,入榔梅庵。路经天门、珠帘之胜,俱不暇辨,但闻树间冰响铮铮。入庵...
  • 11434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雁宕山日记后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雁宕山日记后

  • 余与仲昭兄游天台,为壬申(1632年)三月。至四月二十八日,达黄岩,再访雁山。觅骑出南门,循方山十里,折而西南行,三十里,逾秀岭,饭于岩前铺。五里,为乐清界,五里,上盘山岭。西南云雾中,隐隐露芙蓉一簇,雁山也。十里,郑家岭,十里,大荆驿。渡石门涧,新雨溪涨,水及马腹。五里,宿于章家楼,是为雁山之...
  • 18339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雁宕山日记
  • 《徐霞客游记》原文欣赏:游雁宕山日记

  •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aò。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
  • 19346
徐霞客游记 游五台山日记篇原文是什么?
  • 徐霞客游记 游五台山日记篇原文是什么?

  • 癸酉(1633年)七月二十八日出都(即今北京)为五台游。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南关。山自唐县来,至唐河始密,至黄葵渐开,势不甚穹窿矣。从阜平西南过石梁,西北诸峰复嵱嵷上下众多起。循溪左北行八里,小溪自西来注,乃舍大溪,溯西溪北转,山峡渐束。又七里,饭于太子铺。北行十五里,溪声忽至。...
  • 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