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之笔的精彩文章

文人之笔威力有多大?杜甫三首诗让三位名将羞愧
  • 文人之笔威力有多大?杜甫三首诗让三位名将羞愧

  • 过去有一句老话:“文人之笔,武人之刀,皆为杀人利器”。成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口诛笔伐,可见笔杆子的杀伤力也破坏力也不容小觑。这是因为,笔杆子作为一种主流传播工具,足以引导、影响人们对一件事、一个人的看法与评价,从而产生“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巨大威力。安史之乱,是唐朝历...
  • 23254
范成大《横塘》: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令读者回味无穷
  • 范成大《横塘》: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令读者回味无穷

  •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其作品在南宋时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有《石湖集》《揽辔...
  • 15643
李商隐的诗意世界:《蝉》中的绝妙之笔
  • 李商隐的诗意世界:《蝉》中的绝妙之笔

  • 唐代诗人李商隐,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技巧,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在李商隐的众多诗作中,《蝉》的第四句“一叶浮萍归去尽,芦花无数白汀洲”被誉为神句,这句诗...
  • 27678
柳宗元在荒村之旅中创作的诗歌,诗篇如画般美丽,尾联更是绝妙之笔
  • 柳宗元在荒村之旅中创作的诗歌,诗篇如画般美丽,尾联更是绝妙之笔

  •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作品优美而深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柳宗元曾经历过多次旅行,而他在荒村之旅中创作的诗歌更是别具一格,诗篇如画般美丽,尾联更是绝妙之笔,令人叹为观止。一、荒村之旅的创作背景柳宗元在荒村之旅中...
  • 18337
柳宗元《江雪》:“寒江雪”三字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 柳宗元《江雪》:“寒江雪”三字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
  • 23609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结尾是整篇词的画龙点睛之笔
  •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结尾是整篇词的画龙点睛之笔

  •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乱南渡,其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其父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安家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史书称其为广陵人。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
  • 18985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出处,出自大诗人苏轼之笔
  •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出处,出自大诗人苏轼之笔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当身边有人遇到感情问题或者失恋时,我们总会听到这么一句劝诫人的话“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这句话通常用来安慰那些因感情而困扰的人,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放弃这棵树,等待你的是整片森林。这两句...
  • 20588
讽刺文学:以嘲讽之笔揭示社会真相
  • 讽刺文学:以嘲讽之笔揭示社会真相

  • 讽刺文学,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夸张手法和嘲讽态度揭示社会现象或人性弱点,引人深思。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讽刺文学的意义和特点。首先,我们来看看讽刺文学的定义。讽刺文学是一种以嘲讽、挖苦的手法对社会现象或人性弱点进行揭露和批评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夸张、讽刺...
  • 29138
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用绵丽之笔,写哀惋之思
  • 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用绵丽之笔,写哀惋之思

  •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后裔有清尚书戴联奎。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
  • 29801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寒”字为全诗画龙点睛之笔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寒”字为全诗画龙点睛之笔

  •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
  • 18025
盍西村《小桃红·江岸水灯》:小令以朦胧之笔写朦胧之夜
  • 盍西村《小桃红·江岸水灯》:小令以朦胧之笔写朦胧之夜

  • 盍西村,生平不详。盱眙(今属江苏省)人。元代钟嗣成《录鬼簿》未载其名,而有盍志学,或以为系一人。《录鬼薄》把他列为“前辈已死名公”,称其为“学士”。他的散曲多为写景之作,歌颂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论说其词“如清风爽籁”。其散曲作品现存小令17...
  • 11930
翁宏《春残》:颔联写得工丽自然,不失为精彩之笔
  • 翁宏《春残》:颔联写得工丽自然,不失为精彩之笔

  • 翁宏[约公元九一五年前后在世]字大举,桂岭(今广西贺州市桂岭镇)人。生卒年均不详,不仕。入宋,寓居昭、贺间。与王元、廖融等交游唱和。《宫词》(一作《春残》)等诗最为当时所称。所作诗今存三首。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翁宏的《春残》,一起来看看吧!春残翁宏〔五代〕又是...
  • 5911
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作者以清丽之笔出之
  • 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作者以清丽之笔出之

  •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
  • 12555
成语“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董狐之笔”出自于哪里?
  • 成语“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董狐之笔”出自于哪里?

  • 成语“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董狐之笔”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董狐之笔】故事的主人公: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后人对那些公正...
  • 20114
《盗墓笔记之终极笔记》什么时候播出?主要讲的什么?
  • 《盗墓笔记之终极笔记》什么时候播出?主要讲的什么?

  • 《终极笔记》即将播出,它的全称是《盗墓笔记之终极笔记》,吴邪、王胖子和张起灵铁三角再次集结,都很想知道这部剧讲的是什么故事?与之前几部同系列的剧有联系吗?从演员阵容来看,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接下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终极笔记》是根据南派三叔原著小说改编的,也是五...
  • 20353
签字笔笔芯是什么垃圾?签字笔笔芯属于有害垃圾吗?
  • 签字笔笔芯是什么垃圾?签字笔笔芯属于有害垃圾吗?

  • 签字笔笔芯属于哪种垃圾?很多小伙伴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从国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
  • 5688
《盗墓笔记之终极笔记》演员阵容怎么样?又一“盗墓剧”接档
  • 《盗墓笔记之终极笔记》演员阵容怎么样?又一“盗墓剧”接档

  • 随着电视剧《重启之极海听雷》(下面简称《重启》)收视率的一路高涨,越来越多的观众又再一次将目光转移到了这个国产IP史上的一大山脉——“盗墓笔记”身上。翻看“盗墓笔记”的影视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李易峰主演的《盗墓笔记》,还是侯明昊领衔的《盗墓笔记之怒海潜沙...
  • 8642
紫毫毛笔的神秘之源——野山兔
  • 紫毫毛笔的神秘之源——野山兔

  • 紫毫毛笔,作为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它的笔头原料究竟出自于哪种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紫毫毛笔的神秘面纱,探寻它背后的故事。一、紫毫毛笔的起源紫毫毛笔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曾用紫毫毛...
  • 15144
神话传说之神笔马良的故事 神笔马良作者是谁?
  • 神话传说之神笔马良的故事 神笔马良作者是谁?

  • 导读:《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瑰宝。《神笔马良》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为祖国多次赢得荣誉。后被编成美术片...
  • 19928
孙权一生的败笔:二宫之争
  • 孙权一生的败笔:二宫之争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孙权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君主。他以英明的政策和决断力,使吴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保持了长久的稳定。然而,在他的一生中,有一件事情被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是他做得最糊涂的事,那就是二宫之争。二宫之争发生在孙权晚年,主要涉及两位皇子——孙登和孙和。孙登是孙权...
  • 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