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寒梅的精彩文章

张谓所作的《早梅》,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 张谓所作的《早梅》,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 张谓,字正言,生卒年不详,唐朝时期诗人,他的诗多为饮宴送别之作,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为《早梅》。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谓所作的《早梅》吧。早梅张谓〔唐代〕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
  • 23385
《忆梅》李商隐的恨梅之作,借寒梅表现自己心中的郁结
  • 《忆梅》李商隐的恨梅之作,借寒梅表现自己心中的郁结

  •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擅长诗歌写作,追求诗美,优美动人。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商隐的《忆梅》吧。梅花原本是一种极其平常的植物,全国各地普遍有种植,尤其是在南方随处可见,可是梅花身上却是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气质,它越是在寒冷的季节,花开放...
  • 13451
唐代王适所作的《江滨梅》,以人拟物刻画出寒梅独特的风姿
  • 唐代王适所作的《江滨梅》,以人拟物刻画出寒梅独特的风姿

  • 唐代诗人王适所作的《江滨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江滨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王适的这首咏梅诗,流传虽然不广,但在历代诗话中获得的评价比较好。如胡应麟在《诗薮》中言道:“古今梅诗,五言惟何逊,七言惟老杜,绝...
  • 9174
赏析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清言玉屑的韵味
  • 赏析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清言玉屑的韵味

  •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丽宝库中,有一首名为《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的词,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宰相和凝之手。此词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被誉为“近于清言玉屑矣”。本文将从词句解析、意境赏析和历史背景等方面,对这首词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词句解析来...
  • 23110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并运用这种形式,写出了优秀的...
  • 31095
齐己所作的《早梅》,描写了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
  • 齐己所作的《早梅》,描写了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

  • 齐己,唐朝著名的诗僧,他的诗风古雅,受到历代诗人与诗评家的赞誉。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齐己所作的《早梅》吧。早梅齐己〔唐代〕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译文及注释译文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却...
  • 16117
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此词“近于清言玉屑矣”
  • 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此词“近于清言玉屑矣”

  •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
  • 22926
寒浞是谁 寒浞读音
  • 寒浞是谁 寒浞读音

  • 寒浞(前2013年—前1933年),妘姓,又称为韩浞、寒漪,夏朝君主,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了帝王之外。寒浞寒浞是东夷族伯明氏部落的一个不良少年,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来被有穷氏部落首领羿收留。羿对寒浞十分信任,让他担任自己的国...
  • 8234
松、梅、竹是如何被人们捧为“岁寒三友”的呢?
  • 松、梅、竹是如何被人们捧为“岁寒三友”的呢?

  • 从古代,人们就发现总有那么一些植物,就算冬日万物凋零,它们也能抵御严寒,展现着勃勃生机。这些“顽强”的植物仿佛拥有了人们孜孜以求的高尚品格,文人墨客不断咏叹它们的美好品质,其中的松、梅、竹便是其中的代表,那么,松、梅、竹是如何被人们捧为“岁寒三友”的呢?感兴趣的读者...
  • 4571
《女仙外史》第七十六回:唐月梦错广寒阙 梅婢魂归孝谦主
  • 《女仙外史》第七十六回:唐月梦错广寒阙 梅婢魂归孝谦主

  • 《女仙外史》是清代吕熊著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又名《石头魂》《大明女仙传》,成书于清康熙年间。《女仙外史》以明朝初年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集中描写了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同燕王朱棣统辖的军队进行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表彰正义,抨击邪恶,宣扬了“褒忠殛叛”的主旨,并在一定程...
  • 10054
汪士慎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汪士慎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你们知道汪士慎: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假如一个画家,有一天突然失明了,失去了对其至关重要的观察力,那应该会很绝望吧。常人都难以承受这种变故,更别提画家了,这简直是双重打击。人在经历这种事情后,一蹶不振,各种自暴自弃,这些情况其实都在我们的理解范...
  • 5660
梅尧臣《春寒》:诗题“寒”字奠定了全文凄冷的基调
  • 梅尧臣《春寒》:诗题“寒”字奠定了全文凄冷的基调

  •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
  • 28184
寒食节和寒衣节是什么关系?寒衣节和寒食节的区别
  • 寒食节和寒衣节是什么关系?寒衣节和寒食节的区别

  •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寒衣节,北方地区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凭吊已故亲人。那么这个为了先祖献寒衣的节日,与一字之差的寒食节有什么不同呢,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寒食节和寒衣节的区别。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
  • 6098
梅兰芳梅艳芳这两人有什么关系吗?梅兰芳原名梅澜
  • 梅兰芳梅艳芳这两人有什么关系吗?梅兰芳原名梅澜

  • 梅兰芳梅艳芳二人有什么关系吗?梅兰芳梅艳芳是两个非常相似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质疑梅兰芳梅艳芳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答案是否定的,梅兰芳和梅艳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只不过是因为名字相似,而常常被大家误会,同时,梅兰芳和梅艳芳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出色人物。梅兰芳是近现代杰...
  • 25354
什么让金农笔下的梅花不再寒冷?梅花心事几人知?
  • 什么让金农笔下的梅花不再寒冷?梅花心事几人知?

  • 自古中国文人喜爱梅花,认为它是不屈精神与高雅情怀的象征。金农的画,造型奇特,尤其是画梅,为后世所称重。其入室弟子罗聘,号两峰,也是扬州八怪之一,继承了金农优点,亦工画梅。翁方纲,字正三,号苏斋等,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金石学家、诗人、鉴赏家。翁方纲官至内阁学士,虽位高...
  • 7780
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寒食节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 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寒食节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 你真的了解寒食节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但很多人对于这个节日却并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那么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吗?寒食节有什么讲究和禁忌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寒食节为什么要叫寒食得名“寒...
  • 29844
阴铿《雪里梅花诗》:歌咏了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
  • 阴铿《雪里梅花诗》:歌咏了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

  •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
  • 20273
布梅兰格星云:世界上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温度为一272°
  • 布梅兰格星云:世界上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温度为一272°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世界上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2003年2月20日,天文学家公布了一个新发现的气体云团照片——布梅兰格星云,它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位于离开地球5000光年的布梅兰格星云,是在1979年由瑞典和美国天文学家利用架设在...
  • 30279
大寒诗词鉴赏:感受寒冬之美
  • 大寒诗词鉴赏:感受寒冬之美

  •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诗人们用诗歌歌颂了大寒的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美丽的诗篇吧。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寒》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他的《大寒》一诗中,他以大寒为背...
  • 25938
大寒有哪些习俗?大寒怎么养生?
  • 大寒有哪些习俗?大寒怎么养生?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寒怎么养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马上就要到2020年大寒的时间了,大寒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是最后一个节气,但是并不代表着大寒结束之后气温就一定会上升,而且有些地方大寒还没有小寒更冷。而大寒因为已经很接近春天的时节了,所以也不会特别...
  • 23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