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维新的精彩文章

林旭: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林旭: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林旭(1875年—1898年9月28日),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为“戊戌六君子”之一。遗著有《晚翠轩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平自幼入私塾学律赋,博学强记,聪慧好学。年长曾随岳父沈瑜庆游武昌,结识赞同维新变法人士陈宝箴、陈三...
  • 6786
杨锐: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杨锐: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杨锐(1857年-1898年9月28日),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立蜀学会,参与著名的戊戌变法。遗著有《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4086
解密:清末戊戌年的维新变法为何注定不会成功?
  • 解密:清末戊戌年的维新变法为何注定不会成功?

  • 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由一个年轻的皇帝联合本国改良派发起的。不同的是,一个成功变革,一个注定失败。日本的变法为什么就能成功?中国的变法为什么注定不会成功?——我们简单对比一下这两个亚洲邻国的变法过程。1853年美国舰队进入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 6992
维新三杰为什么没坂本龙马?原因有哪些?
  • 维新三杰为什么没坂本龙马?原因有哪些?

  • 在日本近代史上,维新三杰与坂本龙马的名字如雷贯耳。然而,这两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何从未在同一舞台上交汇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人物特点和时代潮流等方面,探讨这一有趣的现象。一、历史背景: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舞台维新三杰是指明治维新时期的三位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吉田松阴...
  • 20412
维新政体书是如何颁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维新政体书是如何颁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维新政府1868年(庆应4年)闰4月21日公布、27日颁行的政府组织法。由参与副岛种臣和福冈孝弟起草,主要参考《联邦志略》、《西洋情况》、《令义解》及美国宪法等。《政体书》全文,包括“政体”、“官职”、“官阶”等三章。开头为《五条誓约》,接着列举十条政体纲领,然后分两部...
  • 11804
刘光第: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刘光第: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刘光第(1859年-1898年9月28日),字裴邨,汉族,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人,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的著名爱国诗人。客家人,系清初湖广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家贫,勤读,于光绪九年(1883年)中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下面小编就为大...
  • 25855
日本天皇有实权吗?为何存在争议呢?
  • 日本天皇有实权吗?为何存在争议呢?

  • 日本天皇是日本的国家元首,其地位在日本社会中备受尊崇。然而,对于天皇是否有实权,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一、历史上的天皇实权在封建时代,日本的天皇拥有极大的实权。他们被视为神的化身,掌握着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权力...
  • 18718
明治维新学的谁?明治维新学创始人介绍
  • 明治维新学的谁?明治维新学创始人介绍

  •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为日本走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对于推动明治维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明治维新学”的创始人之一——吉田松阴。一、吉田松阴的生平吉田松阴生于1837年,是日本幕末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早年...
  • 2883
坂本龙马为什么不是维新三杰?有什么原因存在?
  • 坂本龙马为什么不是维新三杰?有什么原因存在?

  • 坂本龙马是日本幕末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尽管他被认为是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但他并不是维新三杰之一。那么,为什么坂本龙马不被认为是维新三杰之一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时间问题维新三杰一般指的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
  • 23718
伪维新政府里的起义军:击毙中佐歼灭500日军
  • 伪维新政府里的起义军:击毙中佐歼灭500日军

  • 1935年11月25日,殷汝耕在日军唆使下,在通县宣布“独立”,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自任委员长,“负军政一切责任”,张庆余、张砚田、池宗墨等为委员。殷汝耕“政府”的“部队”主力,是1935年5月奉国民党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命令开入冀东的河北特警第一总队和第二总队,分别由张...
  • 12975
日本维新政体书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 日本维新政体书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 日本维新政体书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本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维新政府1868年(庆应4年)闰4月21日公布、27日颁行的政府组织法。由参与副岛种臣和福冈孝弟起草,主要参考《联邦志略》、《西洋情况》、《令义解》...
  • 17474
康广仁是什么结局?维新变法中最理智的人,变法失败后惨遭杀害
  • 康广仁是什么结局?维新变法中最理智的人,变法失败后惨遭杀害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康广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晚清时期,慈禧作为当时的掌权者,她的一生备受世人争议,那时的中国被迫和西方列强签署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百年之前的中国人,看到西方各国的崛起,自然也想变得富强起来。自从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后,晚清意识到西方各国的发...
  • 16481
杨深秀: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杨深秀: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杨深秀(1849年4月24日—1898年9月28日),本名毓秀,字漪村(一作仪村),号孴孴子,山西闻喜人,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32171
李鸿章支持?李鸿章为何会保护维新党人
  • 李鸿章支持?李鸿章为何会保护维新党人

  • 在朝上,慈禧拿出有人弹劾他是康党的奏折给他看,没想到李鸿章硬呛呛地说:“若旧法能强国,吾国早已强矣。即变法则为康党,臣罪无可逃,臣实是康党。”1898年9月,光绪的一个雷霆动作引发了轩然大波。9月初,礼部一个与康有为关系密切的六品主事王照看到皇帝与太后关系微妙,大胆上了一...
  • 20991
满清栽到了自己手上:错过数次图强维新的机会
  • 满清栽到了自己手上:错过数次图强维新的机会

  • 顺治元年(1644年),清迁都北京,入主中原,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皇朝时代。几乎同时,1649年(顺治六年),英格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资产阶级民主化的新时代。清朝面对世界国际化、工业化、民主化的大潮,虽有“康乾盛世”,出现一段辉煌,却仍恪守祖制,未能...
  • 10745
李鸿章支持维新变法?李鸿章为何会保护维新党人
  • 李鸿章支持维新变法?李鸿章为何会保护维新党人

  • 在朝上,慈禧拿出有人弹劾他是康党的奏折给他看,没想到李鸿章硬呛呛地说:“若旧法能强国,吾国早已强矣。即变法则为康党,臣罪无可逃,臣实是康党。”1898年9月,光绪的一个雷霆动作引发了轩然大波。9月初,礼部一个与康有为关系密切的六品主事王照看到皇帝与太后关系微妙,大胆上了一...
  • 3186
康广仁: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康广仁:清朝维新变法时期重要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康君名有溥,字广仁,以字行,号幼博,又号大广,南海先生同母弟也。精悍厉鸷,明照锐断,见事理若区别白黑,勇于任事,洞于察机,善于观人,遂于生死之故,长于治事之条理,严于律己,勇于改过。自少即绝意不事举业,以为本国之弱亡,皆由八股锢塞人才所致,故深恶痛绝之,偶一应试,辄弃去。弱冠后,尝为小吏于...
  • 14833
明治维新九元老分别有谁?他们各种有什么贡献?
  • 明治维新九元老分别有谁?他们各种有什么贡献?

  •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为日本走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场变革中,有九位重臣被称作“明治维新九元老”,他们对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九位元老的背景和贡献。一、岩崎弥太郎岩崎弥太郎是明治维新的领袖之一,他在日本政府...
  • 24404
光绪皇帝在慈禧生前大力推行维新变法的深层考虑,背后有什么考虑存在?
  • 光绪皇帝在慈禧生前大力推行维新变法的深层考虑,背后有什么考虑存在?

  •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光绪皇帝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位期间,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腐败无能的现状,决定大力推行维新变法,试图振兴中华。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慈禧太后的强烈反对。那么,光绪皇帝为何要在慈禧生前大力推行维新变法呢?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深层考虑?政治压...
  • 27588
为什么说维新变法实际潜藏着一个大阴谋
  • 为什么说维新变法实际潜藏着一个大阴谋

  • 1898年的戊戌变法曾给没落的清朝统治者带来一线希望,然而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最终以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而结束。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个,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戊戌变法在进行之前,根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戊戌六君子变法的理论不被国人所接受,并且缺乏可信...
  • 1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