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驿之变的精彩文章

李振的报复心有多重?曾鼓动朱温发动白马驿之变
  • 李振的报复心有多重?曾鼓动朱温发动白马驿之变

  • 对李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难度最大,时人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如果在五十岁考取进士算是年轻的了。唐朝末年,一位书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进士,因此怀恨在心,后来他飞黄腾达,居然进行了一场疯狂的报复...
  • 31174
马嵬驿兵变主谋之谜:是谁煽动士兵们发动兵变?
  • 马嵬驿兵变主谋之谜:是谁煽动士兵们发动兵变?

  •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由于事先没有防备,安禄山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潼关。唐玄宗见势不妙,仓皇出逃。逃至长安西北的马嵬驿时,疲惫饥饿的士兵把宰相杨国忠斩杀,又逼玄宗赐死杨贵妃。而杨贵妃的两位姐妹,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也被乱兵所杀。这便...
  • 27681
马嵬驿兵变之谜:死的并不是杨贵妃?
  • 马嵬驿兵变之谜:死的并不是杨贵妃?

  • 导读:杨贵妃在马嵬驿到底有没有死?这是一个十分让人迷惑的问题,有人说,她出家当了道士,也有人说她东渡日本,那么真相如何呢?天宝十四载对于唐玄宗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众所周知的“安史之乱”爆发。时隔一年的6月,安禄山攻破潼关。6月13日黎明时分,仓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领...
  • 27933
马嵬驿之变迷雾:被缢杀的人不是杨贵妃本人
  • 马嵬驿之变迷雾:被缢杀的人不是杨贵妃本人

  • 天宝十四载对于唐玄宗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众所周知的“安史之乱”爆发。时隔一年的6月,安禄山攻破潼关。6月13日黎明时分,仓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领家属、亲信——杨贵妃姐妹、皇子、妃子、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人逃出长安。人名很多吧,其实没...
  • 18655
白马驿之祸是谁引起的?白马驿之祸的结果
  • 白马驿之祸是谁引起的?白马驿之祸的结果

  • 白马驿之祸的经过是朱温一步步篡夺朝廷中央政权的写照。朱温在任节度使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李克用。朱温后来打败了李克用,中原地区再也没有能够与他匹敌的竞争者了。他又带兵进入关中,打败李茂贞,抢到了唐昭宗。朱温抢到唐昭宗以后,将都城迁到洛阳。在洛阳,他杀了唐昭宗,另立了...
  • 24018
马嵬驿兵变:死的并不是杨贵妃
  • 马嵬驿兵变:死的并不是杨贵妃

  • 杨贵妃在马嵬驿到底有没有死?这是一个十分让人迷惑的问题,有人说,她出家当了道士,也有人说她东渡日本,那么真相如何呢?天宝十四载对于唐玄宗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众所周知的“安史之乱”爆发。时隔一年的6月,安禄山攻破潼关。6月13日黎明时分,仓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领家属...
  • 3715
撤驿之变原因:清政府的高压政策是主要原因
  • 撤驿之变原因:清政府的高压政策是主要原因

  • 撤驿之变虽然是青滚杂卜发起的,但是青滚杂卜并不是这次事变的主要起因。通过历史文献的分析,撤驿之变起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清朝的高压统治,其二是当时的雪灾与病疫,其三是喀尔喀上层贵族的不安。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次事变的发生。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清朝的高压统治是主...
  • 5146
马嵬驿兵变的马嵬驿该怎么读?读音是什么?
  • 马嵬驿兵变的马嵬驿该怎么读?读音是什么?

  • 马嵬驿兵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发生在唐朝天宝十五年(756年),地点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郊的马嵬驿。然而,对于这个地名“马嵬驿”,许多人却并不清楚其正确的读音。那么,马嵬驿兵变的马嵬驿到底该怎么读呢?根据《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的记载,“马嵬驿...
  • 17253
杜甫诗中的马嵬驿之变:杨贵妃并非缢杀
  • 杜甫诗中的马嵬驿之变:杨贵妃并非缢杀

  • 李益的诗中写:“血洗托君莲花血”、“太真血染马蹄尽”。什么叫“血染马蹄尽”?意思是说杨贵妃丧命乱军之中,且是被刀刃砍死的。杜甫在他的《哀江头》一诗中写:“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这一句中“血污”二字很关键,如果杨贵妃是被缢死的,那就不可能见血,似乎诛杀杨贵...
  • 22129
马嵬驿兵变之谜:当时死的并不是杨贵妃?
  • 马嵬驿兵变之谜:当时死的并不是杨贵妃?

  • 天宝十四载对于唐玄宗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众所周知的“安史之乱”爆发。时隔一年的6月,安禄山攻破潼关。6月13日黎明时分,仓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领家属、亲信——杨贵妃姐妹、皇子、妃子、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人逃出长安。人名很多吧,其实没...
  • 13152
马嵬驿兵变谁被杀死了?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是什么?
  • 马嵬驿兵变谁被杀死了?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是什么?

  • 马嵬驿兵变谁被杀死了?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
  • 22683
白马驿之祸的白马驿在哪里?探索白马驿的具体位置
  • 白马驿之祸的白马驿在哪里?探索白马驿的具体位置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事件叫做“白马驿之祸”。这个事件发生在公元190年,当时东汉末年的董卓篡位称帝,导致了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然而,这个事件的具体地点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白马驿的位置和历史背景,并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故事。首先,需要明...
  • 4986
马嵬驿之变的本质是什么?一场残酷的争权斗争
  • 马嵬驿之变的本质是什么?一场残酷的争权斗争

  •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本站小编带您走进真实的马嵬驿之变。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借口是讨伐杨国忠。杨国忠与安禄山都是天宝年间的新贵,同样受着玄宗的宠爱。但是,杨国忠的发迹要比安...
  • 13563
唐朝马嵬驿兵变简介 马嵬驿兵变是怎么回事?
  • 唐朝马嵬驿兵变简介 马嵬驿兵变是怎么回事?

  •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是为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天宝十五年(75...
  • 28765
马嵬驿兵变真相 马嵬驿兵变的根本原因
  • 马嵬驿兵变真相 马嵬驿兵变的根本原因

  • 马嵬驿兵变发生在公元756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简介马嵬驿之变画像历史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是为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攻...
  • 14319
杨国忠:唐玄宗时期宰相,在马嵬驿之变中被杀
  • 杨国忠:唐玄宗时期宰相,在马嵬驿之变中被杀

  •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唐朝外戚、宰相,自称东汉太尉杨震后代,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杨国忠早年嗜酒赌博,品行不端,被亲族鄙视,于是三十岁时进入西川从军,从事屯田工作,成绩优异,授新都县尉。依附蜀地大豪鲜于仲通,迁扶...
  • 27086
马嵬驿之变:杨玉环的悲剧命运
  • 马嵬驿之变:杨玉环的悲剧命运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杨玉环则是唐朝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她的美貌和才情使得她成为了唐玄宗的宠妃,然而,她的命运却在马嵬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以杨玉环在马嵬驿遭遇为核心,讲述她的悲剧命运。一、杨玉环的崛起杨玉环原名杨贵妃,是唐朝著名的美...
  • 14114
撤驿之变起因:清政府的高压政策是主要原因
  • 撤驿之变起因:清政府的高压政策是主要原因

  • 撤驿之变虽然是青滚杂卜发起的,但是青滚杂卜并不是这次事变的主要起因。通过历史文献的分析,撤驿之变起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清朝的高压统治,其二是当时的雪灾与病疫,其三是喀尔喀上层贵族的不安。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次事变的发生。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清朝的高压统治是主...
  • 22187
白马驿之祸士族 白马驿之祸发生在哪里
  • 白马驿之祸士族 白马驿之祸发生在哪里

  • 白马驿之祸(白马之祸),是唐朝末年朱温诛杀朝官的一次历史事件。事件简介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杀死后并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
  • 12418
为何会爆发马嵬驿兵变?兵变的目的是什么?
  • 为何会爆发马嵬驿兵变?兵变的目的是什么?

  •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嵬驿兵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次年攻破潼关,在长安已经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唐玄宗等人仓皇逃往蜀地,结果在马嵬驿遭遇兵变,宰相杨国忠等人被杀,杨贵妃亦被逼死。那么,“马嵬驿兵变”的主要...
  • 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