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呼之曰的精彩文章

【南北朝】任昉《封使君》的解读
  • 【南北朝】任昉《封使君》的解读

  • 【南北朝】任昉《封使君》的解读任昉(公元460年-519年),字文化,生于丹阳,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他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时人称其与沈约、王融为“三大才子”。《封使君》是任昉所作的一首赞美歌,旨在赞美齐州的刺史封使君的德政。此诗从多个侧面描写封使君的贤明和公...
  • 25184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是怎么回事 香居谏齐宣王发生了什么
  •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是怎么回事 香居谏齐宣王发生了什么

  • 齐宣王问大臣们,听说周文王有一个占地面积七十里的狩猎场,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情吗?孟子回答,史书上倒是有着这样的记载。齐宣王问,真的有这么大吗,会不会记错了。孟子说,但是老百姓还嫌这个狩猎场太小呢!齐宣王说,对啊,我想问的就是这个,我的捕猎场才方圆四十里,规模还没有周文王的一...
  • 3175
子曰:知者利仁!关羽因此美名传千古!
  • 子曰:知者利仁!关羽因此美名传千古!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孔子的思想解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对蜀汉大将关羽记忆犹深。他虽然出身不高,且一出现的时刻,便是个已经身负命案的逃犯,但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刘备、张飞结拜为弟兄,留下了“桃园三结义”的千古美谈。然而,除了关羽的名...
  • 10109
北宋名将呼延赞:呼延琮之子,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 北宋名将呼延赞:呼延琮之子,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呼延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著名将领呼延赞,并州太原人,生年不详,出身武将世家,父亲呼延琮曾任职后周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赞最初为骁骑兵,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任职东班首领,不久升任骁雄军使。《宋史》记载:乾德二年(公元964...
  • 24444
女曰鸡鸣的内容原文是什么?诗经中的女曰鸡鸣该怎么赏析?
  • 女曰鸡鸣的内容原文是什么?诗经中的女曰鸡鸣该怎么赏析?

  • 女曰鸡鸣【先秦】佚名,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第一个镜...
  • 21424
清朝状元知多少——池州状元曹曰玮
  • 清朝状元知多少——池州状元曹曰玮

  •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分别产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童生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称院试,及格的称做"秀才",进入府州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称...
  • 22274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尤为高,他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他可能会沦为异族的奴隶。那么,管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能让孔子如此推崇呢?管仲,名...
  • 30723
北宋著名将领;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之子呼延赞生平介绍
  • 北宋著名将领;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之子呼延赞生平介绍

  •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后周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之子,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
  • 12844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女曰鸡鸣》篇: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女曰鸡鸣》篇: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小编就为...
  • 27893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是哪三乐呢?
  •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是哪三乐呢?

  •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作为主流的道德伦理体系,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孟子的思想尤为突出,他倡导的"君子有三乐"理念,至今仍被广大人民所推崇。那么,“三乐”是指哪三乐呢?首先,我们来解读第一乐——好学。孟子认为,君子应具备不断学习、追求知识的品格...
  • 23871
《论语》尧曰篇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 《论语》尧曰篇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 《论语》尧曰篇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
  • 14021
子曰:天下有五大不详,其中有没有你?
  • 子曰:天下有五大不详,其中有没有你?

  • 在论语上有这样一个典故。某日鲁王请教孔子,我准备把宫殿向东扩张一下,但是大臣们反对这样做,他们说这样是不祥之兆,听说你精通周易,你来回答寡人这是真的吗?孔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这五种不祥事是“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弃老而取幼,家...
  • 22251
明末抗清官员姜曰广生平简介
  • 明末抗清官员姜曰广生平简介

  • 姜曰广(1583~1649)明末抗清官员,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字居之,号燕及,晚号浠湖老人,江西南昌新建(今江西丰城市同田乡浠湖村)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朝官至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福王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马士英所忌,乞休归。后从金声桓反清,兵败投水死。...
  • 22379
唐朝百姓之间是如何称呼的?和现在的称呼有何不同?
  • 唐朝百姓之间是如何称呼的?和现在的称呼有何不同?

  • 从远古时期到冷兵器时代乃至到当代,汉语言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语言。唐朝时期,百姓之间是如何称呼的呢?和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一、对母亲与父亲的称呼唐朝的儿女当面称呼母亲时,是以“娘”的衍生称呼...
  • 5157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渭阳》篇: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渭阳》篇: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小编就为...
  • 13733
水浒英雄为何互相之间的称呼还是官职称呼?原因有哪些?
  • 水浒英雄为何互相之间的称呼还是官职称呼?原因有哪些?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水浒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人一般对于做官有威望的人,不会直呼他们的名号,而尊称他们的官名,比如习惯叫李鸿章为李中堂,叫蒋介石为委员长一样;所以一部《世说新语》称呼前人,全用官名,搞得人晕头转向;然而《水浒传》中一帮人曾是官员而后当了土匪,...
  • 28466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谁发明的?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谁发明的?

  • 刘绍义在《广州日报》撰文指出,现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
  • 25259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无衣》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无衣》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小编就为...
  • 25882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无衣》篇:岂曰无衣七兮?
  •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经·无衣》篇:岂曰无衣七兮?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小编就为...
  • 30197
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什么意思
  • 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什么意思

  • 孔子是一个儒学大家,不仅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会因材施教,并且非常注重知识的实践,对于一件未知的事情不仅仅听别人如何说,还要自己亲眼所见,亲身做一下实验,这样得来的知识就比较的真实,即使是一件小事,自己如果有疑惑,也一定要坚持实验一下,而不是人云亦云,也就是对于任何事情都有一...
  • 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