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主考官的精彩文章

清代顺治时期最严重的舞弊案 主考官死后家属也得发配到宁古塔
  • 清代顺治时期最严重的舞弊案 主考官死后家属也得发配到宁古塔

  • 还不知道:清代处罚最严厉的科场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科场案在封建时代并不少见,这是体制内固有的弊病,很难避免。考官收取贿赂或受人请托这种事不说每科都有,但几乎是十有八九。这种科举舞弊现象给国家选才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有损朝廷的威望。...
  • 19909
主考官顺手顺了一份卷子塞到靴子,没想到把他顺出来了状元
  • 主考官顺手顺了一份卷子塞到靴子,没想到把他顺出来了状元

  • 这件事发生在晚清时代,故事的主角分别是肃顺和钟骏声。肃顺自然是主考官,而钟骏声则是那个走了大运的状元。肃顺当权时,他的幕府中有很多汉人,以湖南人居多,其中一个叫高心夔的深受器重。咸丰十年,高心夔参加会试,按说高心夔才华也不算低,考个进士没问题,但是在肃顺眼里,进士就太普...
  • 10544
吴廷珪,清朝最冤枉的考生,因为主考官的粗心大意而落榜
  • 吴廷珪,清朝最冤枉的考生,因为主考官的粗心大意而落榜

  •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廷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对于古代绝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参加科举考试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也是最公平的机会。毕竟,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如果考生遇到奇葩考官,他们就得抓狂了——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都得跪。1801年,江西考生吴廷珪就遇到...
  • 12534
谭人凤两次科举皆得罪主考官 直言要当国家讼痞
  • 谭人凤两次科举皆得罪主考官 直言要当国家讼痞

  • 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同盟会重要骨干谭人凤生于新化县福田村(今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他大器晚成,30岁时还在村内义学任塾师。未能及时入仕途,与其参加科举时两次得罪主考官有关。相传,谭人凤16岁时已考取秀才。他年至21岁,继续参加科举。当时考场“潜规则”是给主考官送...
  • 4039
明初南北榜的历史背景:刘三吾成为科举主考官
  • 明初南北榜的历史背景:刘三吾成为科举主考官

  • 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其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在主考官的选择上,朱元璋经反复斟酌,终圈定了78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刘三吾在当时可谓大儒,此人是元朝旧臣,元末时就曾担任过广西提学(相当于教育厅厅长),明朝建立后更是多有建树。明王朝的科举制度条例...
  • 19015
欧阳修担任科举主考官,传说苏轼未能夺魁是因为曾巩?
  • 欧阳修担任科举主考官,传说苏轼未能夺魁是因为曾巩?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代科举的相关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启了重文轻武,武将被解权,反而迎来了文人的盛世,而北宋的文人集中出现在仁宗朝,每届科举都能出现名留千古之人,令无数高中生头痛的“背诵全文”天团几乎都出现在...
  • 22944
晚清科考有多腐化?主考官靠“抓阄”来选人上榜
  • 晚清科考有多腐化?主考官靠“抓阄”来选人上榜

  • 平天国时,李鸿章的一个秀才表弟随军参战,累积战功,很快当上了苏州巡抚。后来,分管育的苏州学政回家丁忧,职务暂由巡抚兼管。考试时,这位巡抚坐在学政的位子上一一点名,秀才们心中不服,心想:论学问,你不也只是个秀才吗?于是就赋诗一首:“号炮三声暖阁开,居然坐出学台来;若非得了长毛力...
  • 14958
被称为圣人的曾国藩为什么被主考官公开批评?
  • 被称为圣人的曾国藩为什么被主考官公开批评?

  • 曾国藩是清朝末期的一个重臣,很多人都说如果没有曾国藩,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就不会那么顺利,另外,曾国藩还为清政府培养了很多大臣,比如李鸿章等,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更是能征善战的猛将。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能够被称为圣人的人并不多,比如孔子,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能够被很多人成为...
  • 22530
此人只得三等秀才,他对主考官说了一句话,最后成了秀才
  • 此人只得三等秀才,他对主考官说了一句话,最后成了秀才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正所谓一考定终生,不仅现在如此,古代更是如此。一考定终身不是说好坏,而是职业划分。有的人虽然没考上,说不定去做生意,也照样发财。不是很多笑话说,落榜生当老板,招聘211/985的学生吗?一考定终身还有个说法是,你的专业和学校...
  • 19799
《知否》原著:这封信彻底断送了孙秀才的科举前程,盛紘真是太狠心了!
  • 《知否》原著:这封信彻底断送了孙秀才的科举前程,盛紘真是太狠心了!

  • 《知否》这部小说以明朝中期为背景,描绘了封建大家庭盛紘家的兴衰历程。在小说中,盛紘以其精明能干、冷酷无情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一幕,盛紘通过一封信,断送了孙秀才的科举前程,这一情节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那么,历史上的盛紘是否真的如此狠心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小说中的这一...
  • 27130
范进靠举时,主考官为什么看了三遍他的试卷?
  • 范进靠举时,主考官为什么看了三遍他的试卷?

  • 周进是《儒林外史》中塑造的第一个重要人物,也是范进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贵人。从原文可知,周进为广东学道时,主持了当地的院试,而范进正是童生中的一员。最终,作为主考官的周进,录取了范进,并将他列为第一名。在范进的科举之路上,作者吴敬梓对范进怎样考中秀才的这段科举经历描述...
  • 19947
乾隆指定一文盲当科举考试主考官,他根据试卷上的圈圈数来定状元
  • 乾隆指定一文盲当科举考试主考官,他根据试卷上的圈圈数来定状元

  • 皇上为了表示对臣子的喜爱和嘉奖,一向有很多方式,例如赏赐官位,赏赐钱财,赏赐爵位,但是有些赏赐,也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比如说,让一位武将主考科举科考,并且这位武将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乾隆时期。当时,大将兆惠西征新疆刚刚胜利而归,乾隆对兆惠做出的功绩十分喜悦...
  • 24260
清代顺治朝科场大惨案:所有主考官全部被处死
  • 清代顺治朝科场大惨案:所有主考官全部被处死

  • 满清统治者兴兵入关统一全国后,为了笼络和网罗知识分子,顺治元年宣布沿袭明朝惯例,按期开科取士。顺治二年在北方数省举行乡试,录取了清朝首批举人;顺治三年在北京举行会试,录取了开国的首批进士;四年又加行会试,多取江南文士。顺治一朝18年,共开8科,录取进士2591人,几乎连年考试,而...
  • 8942
主考官顾璘为何故意让江陵才子张居正落榜呢?
  • 主考官顾璘为何故意让江陵才子张居正落榜呢?

  • 在我国历史上,科举是进入仕途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并非是唯一途径,很多著名的大臣,都曾经是科举落榜考生。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一场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与同乡的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
  • 25709
明代耐人寻味的“高考”舞弊案 主考官惨遭凌迟
  • 明代耐人寻味的“高考”舞弊案 主考官惨遭凌迟

  • 明洪武三十年春闱会试,主考官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韬从全国几百名举人中点出宋琮等52人为所录进士,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52人竟全是南方人。接着殿试状元陈安也是南方人。北方举子一片哗然,极为不满。认为刘三吾、白信韬因是南方人,故意偏袒南方而压制北方。网络配图北方举子决...
  • 18443
李山甫科考未中,为何怂恿别人去劫杀主考官呢?
  • 李山甫科考未中,为何怂恿别人去劫杀主考官呢?

  •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十二月,在一个名为高鸡泊的地方,数百名强盗抢劫了一个三百多人的车队,除了漂亮女人,其余人统统杀掉。这不是一帮普通的强盗,而是军人,是魏博节度使之子乐从训派出的。被杀者也不是普通人,而是去就任义昌节度使兼中书令的王铎。乐从训为什么要派人劫杀王铎?...
  • 21996
朱元璋为何洪武30年的科举会试结束后,要杀掉主考官刘三吾?
  • 朱元璋为何洪武30年的科举会试结束后,要杀掉主考官刘三吾?

  •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公元1397年,朱元璋选85岁的刘三吾当科举主考官,可放榜后,录取的51人皆为南方人,民间十分不满。未免事端,朱元璋命他换几个北方人,他却拒绝。朱元璋不禁大怒:朕让你改...
  • 10840
范进中举主考官为什么要反复看他的卷子?范进写了什么?
  • 范进中举主考官为什么要反复看他的卷子?范进写了什么?

  • 范进中举主考官为什么要反复看他的卷子?范进写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里面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而广为人知的就是范进中举之后简直要发疯的兴奋,还有他的老丈人也一改以前对他看不起的态度,前后转变是非常大的。不过在此之前,范进考...
  • 30031
太悲催!揭秘史上高考作弊入刑最惨的主考官
  • 太悲催!揭秘史上高考作弊入刑最惨的主考官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高考作弊不用受到刑事处罚。好在及时“拨乱反正”,按照最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这就是“作弊入刑”。现在想起来,以前那些作弊后没有受到刑事处罚的考生们有多么幸福,堪称千年...
  • 27161
此人在考场上请考官另出题,从此一生官运亨通
  • 此人在考场上请考官另出题,从此一生官运亨通

  • 说到晏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晏殊14岁时,被江南按抚举荐进京,以神童入试。殿试第三天,他发现,“赋”的作文题目自己在十天前温习时就写过了。对常人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考前,有人想方设法带小抄,有人不惜动用大笔银两冒着被砍...
  • 3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