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佛经的精彩文章

鸠摩罗什简介 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 鸠摩罗什简介 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 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公元344年(甲辰年)~413年(癸丑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6...
  • 17025
西游记佛经重名中 到底潜藏着怎样的高层斗争?
  • 西游记佛经重名中 到底潜藏着怎样的高层斗争?

  • 佛经重名中潜藏的佛派高层斗争。小乘佛教流传已久。在《西游记》中,不但是南瞻部洲,就连西牛贺州,流行的都是小乘佛经,大家修习的都是小乘佛法。虽然书中没有明确说明这小乘佛经的创造者是谁,但我们可以推测,这小乘佛经当属于前代领导人时代的产物,即燃灯古佛等过去佛创造了小乘...
  • 19330
唐武宗灭佛经济动因:为解钱荒捣毁佛像取铜铸钱
  • 唐武宗灭佛经济动因:为解钱荒捣毁佛像取铜铸钱

  • 导读:唐史载:晚唐藩镇割据,政治腐败,贪污成风,经济衰败,民不聊生。武宗帝扬道排佛,为解决多年钱荒,于会昌五年七月,令毁佛寺,捣烂铜像、铜磬等以此铸钱。由于国力衰落,除少数会昌开元铸造较工整外,其余大量的劣质开元钱已达谷地,甚至畸形、无文钱也来流通充数。晚唐武宗会昌五年(845),...
  • 30971
汉明帝为何要求取佛经?汉明帝自己相信佛教吗
  • 汉明帝为何要求取佛经?汉明帝自己相信佛教吗

  • 汉光武帝到了六十三岁,害病死去。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有一次,汉明帝做了个梦,梦里看见有个金人,头顶上有一道白光,绕着殿飞行,忽然升到天空,往西去了。第二天,他把这个梦告诉大臣们,许多大臣说不出那个头顶发光的金人是谁。有个博士傅毅说:“天竺有神名叫佛。陛下梦见的金人准...
  • 9377
莫呼洛迦:印度佛经中的蛇神,为八部天龙之一
  • 莫呼洛迦:印度佛经中的蛇神,为八部天龙之一

  • 佛经中蛇神,为八部天龙之一。八部者,一曰天,二曰龙,三曰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名称来源【天城体梵文】【罗马字音译】Mahoraga【中古汉音】摩睺罗伽(muAúulAga)【汉译】大蛇构词法:梵文罗马字英译汉...
  • 20197
佛经句子的深度解读,里边蕴含什么智慧?
  • 佛经句子的深度解读,里边蕴含什么智慧?

  •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公元前6世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普世的价值观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佛经,是佛教的经典,包含了佛陀的教诲和弟子们的记录。这些佛经句子,虽然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
  • 18362
“一瞬”一词出自梵文佛经:大约相当于0.36秒
  • “一瞬”一词出自梵文佛经:大约相当于0.36秒

  • 比如一瞬、须臾、霎时、一刹那……那么,一瞬究竟是多长时间?须臾有没有具体所指的时间长度?一刹那是指多长时间?在一瞬、须臾、一刹那等表示时间极其短暂的词语中,到底哪个时间更短?中国古代没有时钟,古人是如何计时的?在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源自佛教,比如现身说法...
  • 5478
古代佛经并没有规定不能喝酒吃肉 和尚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素的
  • 古代佛经并没有规定不能喝酒吃肉 和尚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素的

  •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尚不喝酒吃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和尚都是不能沾染荤腥的,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喝酒吃肉。但其实在佛教被引进我国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这种规定,佛经里也没有严格要求。在南北朝之前,和尚的生活非常潇洒,不仅能够喝酒吃肉,甚至...
  • 24196
中国首次"西天取经":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经
  • 中国首次"西天取经":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经

  •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大陆,连结亚、欧、非三洲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在丝路“申遗”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的有关文件指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是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古墓出土大...
  • 21504
玄奘西行的真正目的,却只为了佛经?还是为了......
  • 玄奘西行的真正目的,却只为了佛经?还是为了......

  • 玄奘法师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求学,中年求法,晚年译经。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西行求法,前后共经历了19年。那么,玄奘法师为何西行,他不远万里远赴天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话说玄奘少时就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小乘佛法,学有所成,开始讲经辩法,初漏锋芒。一次,一位来...
  • 19877
西游记佛经重名中  到底潜藏着怎样的高层斗争?
  • 西游记佛经重名中 到底潜藏着怎样的高层斗争?

  • 佛经重名中潜藏的佛派高层斗争。小乘佛教流传已久。在《西游记》中,不但是南瞻部洲,就连西牛贺州,流行的都是小乘佛经,大家修习的都是小乘佛法。虽然书中没有明确说明这小乘佛经的创造者是谁,但我们可以推测,这小乘佛经当属于前代领导人时代的产物,即燃灯古佛等过去佛创造了小乘...
  • 18093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呢?大唐没有佛经吗?
  •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呢?大唐没有佛经吗?

  • 《西游记》是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唐僧西行印度取经文为背景,讲述了一路上的惊奇见闻,其中结合了我国大量的神话传说,是一部文化领域的无价之宝。《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主线便是唐僧取经,那么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呢?单从《西游记》这本书上分析,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因...
  • 16823
安世高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 安世高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 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
  • 7707
唐朝崇信的是道教,为何李世民还要支持玄奘翻译佛经?
  • 唐朝崇信的是道教,为何李世民还要支持玄奘翻译佛经?

  • 说到唐玄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其实李世民派唐僧西天取经这件事情,这样说并不是很准确,但是在《西游记》的框架之下,李世民是非常支持唐僧的,这一点可以肯定,只是,李世民是尊老子为先祖的,也就是说他们信奉的应该是道教,可是为什么在《西游记》里面却非常支持唐僧去取经?不仅如此...
  • 4426
佛经中的“十四无记”是什么?为什么孔子和释迦摩尼都不予回答这类问题?
  • 佛经中的“十四无记”是什么?为什么孔子和释迦摩尼都不予回答这类问题?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佛经中的“十四无记”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陀),都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老师。他们一生诲人不倦,往往采取交谈的方式为弟子们答疑解惑。不过,有一类问题,他们却很少讨论,甚至拒绝解答,究竟是什...
  • 26377
大乘佛经有哪些经书?发展和起源是什么样的?
  • 大乘佛经有哪些经书?发展和起源是什么样的?

  • 导语:大乘佛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有着丰富的经书和教义。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一、历史背景:大乘佛经的起源和发展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在唐朝时期,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二、评价与争议:...
  • 5060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为柳宗元所作,诗人到超师院读佛经
  •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为柳宗元所作,诗人到超师院读佛经

  •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
  • 4503
《历代三宝记》:隋朝费长房所作佛经目录,共十五卷
  • 《历代三宝记》:隋朝费长房所作佛经目录,共十五卷

  • 《历代三宝记》是隋朝费长房创作的佛经目录,十五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五卷。隋代费长房(生卒年不详)撰。长房,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本出家为僧,博学而精于玄理。北周建德三年(574)废佛法时还俗。隋初被召任翻经学士,在大兴善寺国立译场参...
  • 14394
揭秘中国首次“西天取经”: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经
  • 揭秘中国首次“西天取经”: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经

  •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大陆,连结亚、欧、非三洲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在丝路“申遗”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的有关文件指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是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古墓出土大...
  • 16802
昙摩难提有哪些贡献?他是怎样传播佛经的?
  • 昙摩难提有哪些贡献?他是怎样传播佛经的?

  • 昙摩难提,中文名法喜,是兜亻去勒(古国名)人,幼年离俗出家,聪慧早熟,精心研读佛教经典,遍观经、律、论三藏,背诵《增一阿含经》,博学多识,没有他不懂的学问,所以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望,受到人们的敬佩。少年时就开始游历诸国,他常说:"弘扬佛法,任重而道远。"所以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穿过...
  • 3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