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战略防御的精彩文章

汉武帝决心灭匈奴:战略防御与政治野心的交织
  • 汉武帝决心灭匈奴:战略防御与政治野心的交织

  • 汉武帝刘彻,作为西汉历史上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皇帝,他对匈奴的态度和政策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传统观点认为,汉武帝要灭掉匈奴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边境安全的考虑。然而,随着对历史资料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动机,包括汉武帝个人的政治野心、中央...
  • 17714
东吴也曾取得过辉煌胜利,但为何却走向了战略防御?
  • 东吴也曾取得过辉煌胜利,但为何却走向了战略防御?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也曾有雄心大志,曾多次攻打淮南,可惜最终让张辽阻挡了道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东吴在赤壁之战的时候...
  • 11116
海防与塞防之争:甲午前清廷国防的战略两难
  • 海防与塞防之争:甲午前清廷国防的战略两难

  • 导读:李鸿章与左宗棠两派争论的焦点,被称为“海防与塞防之争”。1870年代的清政府在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战略过程的缔造上完全失能,最终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海陆并举”。1874年春,日本以琉球船民被害为借口发兵台湾,勒索白银50万两而还。这是“同治中兴”十余年来第一次出现来自...
  • 4667
沙家店战役打了多少天 该战役西北野战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 沙家店战役打了多少天 该战役西北野战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 1946年8月20日,到今天黄昏时分,为时3天的沙家店战役结束,西北野战军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十六师两个旅共6000余人,俘少将旅长刘子奇,仅师长钟松带数人逃出重围。1946年8月6日,西北野战军为策应陈庚兵团南渡黄河,北上榆林向三岔湾等地出击,围攻榆林。次日,蒋介石亲自赶到延安,一面命令...
  • 28897
阿拉曼战役的影响:轴心国彻底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 阿拉曼战役的影响:轴心国彻底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 蒙哥马利将这次战役看作是一场消耗战,就像在一战时一样。他也准确地预测了战役的持续时间及盟军损失。[5]英联邦军队将炮火支援运用地很完美,但是他们的装甲部队却还应用着骑兵战术,这使大批坦克在步兵伴随和空中支援不足的情况下在开阔地上向敌人发起猛攻,造成了重大伤亡。...
  • 25121
法国战役法国失败的原因:迷信一战中的静态防御
  • 法国战役法国失败的原因:迷信一战中的静态防御

  • 1940年5月1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军正式施行军事方案“挥镰行动”,天刚刚微亮,成群的德军施图卡轰炸机就开始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同时,地面部队也分别对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至此,入侵...
  • 20951
藤甲防御力怎么样?真能防刀吗?
  • 藤甲防御力怎么样?真能防刀吗?

  • 藤甲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种特殊兵种,他们身穿藤甲,手持长刀,被誉为“刀枪不入”的士兵。但是,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藤甲并不是完全不可穿透的。虽然藤甲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但它并不能完全抵挡住所有的攻...
  • 19415
宋朝国防制度的弱点:以防守为国策的战略致亡国
  • 宋朝国防制度的弱点:以防守为国策的战略致亡国

  • 宋代如果能出一个大有为之主,就国防根本条件论,只有主动地以攻为守,获得胜利才能立国,才能再讲其他制度;现在是以防御来保国家,而且是一种劣势的防御,迟早总要失败。在唐末五代时,藩镇骄横,兵乱频仍,当时社会几乎大家都当兵,读书人像要没有了。开头军队还像样,以后都变成了老弱残兵。...
  • 7157
三国时期吴蜀的防御战略体系!姜维屯田开启蜀汉亡国之路!
  • 三国时期吴蜀的防御战略体系!姜维屯田开启蜀汉亡国之路!

  •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吴蜀防御战略体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地利是死的,人是活的。尽管吴蜀都有天险可依,但如果仅仅依靠天险,而不搭建成熟的防御体系,也是不可能与强大的魏(晋)相持如此之久的。吴国的防御体系:重点防御+水师运用。吴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托长江天...
  • 4339
勒热夫突出部战役:莫德尔防御的奇迹
  • 勒热夫突出部战役:莫德尔防御的奇迹

  • 莫德尔的任命传达到第9集团军司令部时,到处可见惊愕的表情。对于莫德尔来说,这确实属于破格提拔,因为在中央集团军群有15位将军的资历高过他。许多史学家认为,他三个月内连升两级,主要得益于希特勒对他的青睐。这个观点以偏概全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莫德尔是少数几个可以立刻上...
  • 17768
雍熙北伐的战役影响:大宋朝被迫转取战略防御
  • 雍熙北伐的战役影响:大宋朝被迫转取战略防御

  • 杨业原是北汉猛将,让他殿后,也是理所当然。宋朝初期折家军处于西夏与辽国之间,勇猛异常,但是后来金灭宋,折家军投降了。南宋时代吴家军镇守四川,但是后来吴家叛变。宋朝宣传系统出于统治者的需要,把折家军、吴家军、以及山东杨秒真等人的故事套到了杨家将身上。本战役主将曹彬,米...
  • 27439
姜维哪次战略部署的失误,导致蜀汉防御体系最终崩溃?
  • 姜维哪次战略部署的失误,导致蜀汉防御体系最终崩溃?

  • 公元263年,蜀汉遭到曹魏两路大军的进攻,结果一直进攻曹魏的蜀汉,在短短几个月间,就举手投降。关于蜀汉被曹魏吞并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当时是出自蜀国内部,宦官专权,将帅不和,矛盾重重。这是政治上的原因,而从军事上来分析,姜维身为蜀汉的大将军,蜀汉最高的军事长官,犯了一次战略上...
  • 4234
明朝北方边防:筑城与屯田的防御智慧
  • 明朝北方边防:筑城与屯田的防御智慧

  •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策略具有深远的影响。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明朝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御措施,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本文将详细介绍明朝如何防守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首先,明朝在北方边境线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形成了一...
  • 11621
防御与攻击并重:秦朝修建长城背后的战略考量
  • 防御与攻击并重:秦朝修建长城背后的战略考量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采取了既积极打击又巩固防御的策略。尽管秦军拥有消灭匈奴的力量,但秦朝仍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修筑和加固长城。这一决策背后,是对国家安全、资源分配和长远战略的深思熟虑。一、秦朝的军事实力秦朝在军事上确实有着强大的力量,其...
  • 29065
孟珙:“机动防御大师”,联蒙灭金之战一战成名
  • 孟珙:“机动防御大师”,联蒙灭金之战一战成名

  •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孟珙的故事。公元1127年发生的“靖康之耻”是大宋王朝最300多年历史中最大耻辱,无数宋人武将立志要一雪前耻,那么最终谁做到了呢?他叫孟珙,南宋晚年最优秀的将领。1195年出生于湖北...
  • 23927
海防还是塞防:甲午前清廷国防的战略陷入两难
  • 海防还是塞防:甲午前清廷国防的战略陷入两难

  • 李鸿章与左宗棠两派争论的焦点,被称为“海防与塞防之争”。1870年代的清政府在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战略过程的缔造上完全失能,最终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海陆并举”。1874年春,日本以琉球船民被害为借口发兵台湾,勒索白银50万两而还。这是“同治中兴”十余年来第一次出现来自海上...
  • 5940
外媒披露中美大战美军战术:防御为主 袭击雷达
  • 外媒披露中美大战美军战术:防御为主 袭击雷达

  • 任何一场美中战争都将发生在美国具备相对优势的领域内:空中、海上,甚至是太空。中国几乎没有能力追踪或击沉美国潜艇,而美国潜艇将给解放军海军带来大麻烦。美国核武器对于威慑中国有莫大作用。中国领导人无法确信,他们的核武库能够躲过美国首轮打击。美国国家利益网站6月4日...
  • 31392
缅甸防御战期间作战规模最大的战斗——同古会战
  • 缅甸防御战期间作战规模最大的战斗——同古会战

  • 1942年2月底,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不到一个月,就在缅甸的同古,迎来与日军的首场恶战,史称“同古会战”或者“同古战役”。同古战役是缅甸防御战期间作战规模最大、坚守时间最长、歼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当时的情景是,消极怠战的英国人匆匆撤退了,只留下中国远征军独自对抗已...
  • 17417
希特勒如何把“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变成最坏的防御?
  • 希特勒如何把“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变成最坏的防御?

  •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西线阿登地域(比利时东南部)实施的进攻战役。1944年秋,盟军已从三面逼近德国本土(其中东线为苏联红军,西线和南线为以英、美为首的盟军),德军形势严峻,为扭转不利战局,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次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主动权。希...
  • 5567
1984年防御作战 无名高地成为越军的伤心高地
  • 1984年防御作战 无名高地成为越军的伤心高地

  • 在一九八四年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中,为保障进攻老山部队的侧翼安全,我连奉命于四月二十六日占领八里河东山的某高地,之后,又克服重重困难,在敌人鼻子底下潜伏了七天七夜。从五月三日下午与敌特工队交火开始,到五月十四日晚上,越军先后调集四个连及特工队,在炮火支援下,向我连一个加强...
  • 1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