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洞庭的精彩文章

《登岳阳楼》为杜甫所作,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
  • 《登岳阳楼》为杜甫所作,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

  •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 16985
宋词之念奴娇·过洞庭赏析,表现了词人什么情感?
  • 宋词之念奴娇·过洞庭赏析,表现了词人什么情感?

  • 念奴娇·过洞庭,宋代张孝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着同:著;玉鉴一作:玉界)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
  • 8956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 【原文】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作者简介】卢挚(约1242-1314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世居河南。初为世祖侍从,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散曲与姚燧比肩,人称“姚卢”。今有李修生《卢疏斋集...
  • 9579
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 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 《望洞庭》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望洞庭刘禹锡〔唐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译文及注释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
  • 27578
汤思退游洞庭山是真的吗?是怎么回事?
  • 汤思退游洞庭山是真的吗?是怎么回事?

  • 汤思退游洞庭山:历史名人的旅游经历和文化价值一、汤思退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汤思退(1039年-1112年),字子厚,号东篱,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文坛巨匠苏轼的好友,也是苏轼在文学上的启蒙老师之一。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的官职,为北宋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 22849
卢挚《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深刻表现了三组不同的对比
  • 卢挚《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深刻表现了三组不同的对比

  •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
  • 30975
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赏析:《浣溪沙·洞庭》
  • 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赏析:《浣溪沙·洞庭》

  • 下面小编带来张孝祥的《浣溪沙·洞庭》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洞庭(宋)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释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白话译文从湘江走到尽头便...
  • 24627
今古奇观第九卷: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下)
  • 今古奇观第九卷: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下)

  • 《今古奇观》是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作者为明代抱瓮老人。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接下来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书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3869
赵孟頫洞庭东山图画的怎么样?洞庭东山图轴介绍
  • 赵孟頫洞庭东山图画的怎么样?洞庭东山图轴介绍

  • 赵孟頫洞庭东山图画的怎么样?图绘太湖边洞庭东山的秀美之景。东山圆浑清幽,湖面微波粼粼,轻舟荡漾,远景峰峦迷蒙,近处小丘杂树,淡冶怡和,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品鉴。顾盼生情。可以看出笔墨技法是从董源的规范中变化而来的,柔和的披麻皴和充满节奏的点苔,表现出江南草木...
  • 10863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 想知道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吗?这首词写洞庭秋色,同时将词人自身冰雪一般的忠肝义胆和表里澄澈的湖光月色表现了出来,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②,著我扁舟一叶。素...
  • 3223
张说所作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借洞庭景观抒写愁心情韵
  • 张说所作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借洞庭景观抒写愁心情韵

  • 张说,字道济,又字说之,在唐代文坛上被称为一代文宗,他是德高望重的文坛领袖,是文坛新秀的最大推手,是这些新人命中的伯乐。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说所作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吧。八百里洞庭湖,自古就被人夸赞“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明魏允贞《岳阳楼》)其烟波浩渺,风光...
  • 25146
《陪族叔游洞庭五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陪族叔游洞庭五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李白〔唐代〕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
  • 7115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这首词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这首词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其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16573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代〕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译文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
  • 5175
牛希济笔下的洞庭湖有多美?赏析《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 牛希济笔下的洞庭湖有多美?赏析《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 下面小编带来牛希济的《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五代)牛希济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 21389
《望洞庭》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 《望洞庭》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 望洞庭刘禹锡〔唐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赏析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
  • 9139
清朝洞庭山的巨富多有钱?两个时辰让池塘长满荷花
  • 清朝洞庭山的巨富多有钱?两个时辰让池塘长满荷花

  • 乾隆中期,洞庭山的巨富以席氏居首,周边的陶氏心里不服,常暗中与之较劲。一日,陶氏乘船到席氏家里做客,从他停船处到席宅约两里的路程,一路都设有灯棚,至夜点起灯烛,亮如白昼,表面上是方便客人行走,其实是席家暗中炫耀财力。好酒好菜招待几天后,席氏假装不经意地问:“你看我家还有什么...
  • 5382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牛希济〔五代〕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译文洞庭碧波荡涤着万里晴空,君山一点仿佛凝在烟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楼阁如玉砌,殿堂...
  • 9752
《念奴娇·过洞庭》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 《念奴娇·过洞庭》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宋代〕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着同:著;玉鉴一作:玉界)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
  • 19641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唐代张说所作,诗人内心隐藏着政治情怀
  •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唐代张说所作,诗人内心隐藏着政治情怀

  • 张说,字道济,又字说之,在唐代文坛上被称为一代文宗,他是德高望重的文坛领袖,是文坛新秀的最大推手,是这些新人命中的伯乐。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说所作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吧。文字的背后,总是隐匿着千万张陌生或熟悉的面孔,也潜藏着千万个精彩或微妙的故事。我们沉默其间...
  • 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