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代人赋的精彩文章

宋词之鹧鸪天·代人赋赏析,该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 宋词之鹧鸪天·代人赋赏析,该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 鹧鸪天·代人赋【宋代】辛弃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
  • 11819
《鹧鸪天·代人赋》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 《鹧鸪天·代人赋》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宋代〕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译文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
  • 10581
辛弃疾的两首鹧鸪天·代人赋:豪情壮志与忧国忧民
  • 辛弃疾的两首鹧鸪天·代人赋:豪情壮志与忧国忧民

  •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词作以豪放、激昂、悲壮著称。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两首《鹧鸪天·代人赋》尤为脍炙人口,分别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第一首《鹧鸪天·代人赋》是辛弃疾在任江州通判时所作,全词以描绘江南春色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国...
  • 16821
辛弃疾的代人赋,写尽了女子的相思之情
  • 辛弃疾的代人赋,写尽了女子的相思之情

  • 导语:说起古代命运多舛的诗人,我们大多数都会想起同一个人,他就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世人称辛弃疾为“词中之龙”,他们都认为辛弃疾武能比岳飞,文能比苏轼。由此可见,辛弃疾不论在官场还是在文坛,其地位都是不可估量的。然而,上天虽然赋予了他非一般的才能,但是却没有给予...
  • 4619
辛弃疾在罢官期间对农村生活欣赏流连,遂作《鹧鸪天·代人赋》
  • 辛弃疾在罢官期间对农村生活欣赏流连,遂作《鹧鸪天·代人赋》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鹧鸪天...
  • 18691
“不信人间有白头”“赏析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
  • “不信人间有白头”“赏析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

  • 下面小编带来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注释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
  • 22799
辛弃疾的两首鹧鸪天·代人赋:一首词,两种情感
  • 辛弃疾的两首鹧鸪天·代人赋:一首词,两种情感

  •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词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其中,《鹧鸪天·代人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以此词牌创作了两首词,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主题。第一首《鹧鸪天·代人赋》是辛弃疾在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所作,这首词的主题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词中写道...
  • 24156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如何赏析?
  •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如何赏析?

  •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宋代〕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译文及注释译文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
  • 4957
唐朝白敏中作品赏析:《如石投水赋》《息夫人不言赋》
  • 唐朝白敏中作品赏析:《如石投水赋》《息夫人不言赋》

  • 敏中字用晦,太子少傅居易从父弟。长庆初进士。会昌中累官兵部侍郎学士承旨同平章事兼刑部尚书集贤史馆大学士。宣宗朝加右仆射金紫光禄大夫太清宫使太原郡公。罢相,检校司空,出历?宁节度使剑南西川副使荆南节度使。懿宗立,徵拜司徒,复辅政,寻加侍中。罢为晋绛节度使。累迁中书...
  • 11481
沈约《丽人赋》:此赋为以美人为吟诵对象中的佼佼者
  • 沈约《丽人赋》:此赋为以美人为吟诵对象中的佼佼者

  •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有《晋书》《...
  • 24580
《子虚赋》: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
  • 《子虚赋》: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

  • 《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
  • 30862
赋在古代也是深受追捧,那么其中称得上名赋的有哪些?
  • 赋在古代也是深受追捧,那么其中称得上名赋的有哪些?

  •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其中不乏许多优质的诗词歌赋,特别是中国古代八大名赋,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平时我们常见的大多是诗词,而赋却很少人知道,但其实在我国古代,赋也是深受追捧,特别是在唐汉时期也涌现了不少大家作品,那么称得上名赋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26576
汉朝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班昭,作《东征赋》、《女诫》
  • 汉朝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班昭,作《东征赋》、《女诫》

  •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
  • 11353
汉赋四大家是指哪四位?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简介
  • 汉赋四大家是指哪四位?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简介

  • 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司马相如:《子...
  • 5674
汉代算赋简介:汉高祖对成年人征收的一种人头税
  • 汉代算赋简介:汉高祖对成年人征收的一种人头税

  • 算赋是汉代政府对成年人征收的一种人头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初为算赋”。规定凡年龄15岁到56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交纳120钱。称为一算,用作购置车马兵器。文帝时改一算为40钱,武帝时又恢复到120钱,宣帝时又以90钱为一算,成帝时以80钱为一算,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
  • 29808
元代文人墨客的瑰宝——柯九思行楷老人星赋
  • 元代文人墨客的瑰宝——柯九思行楷老人星赋

  •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其中,柯九思的行楷《老人星赋》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柯九思,字季长,号九思,元代著名文人,他的才情横溢,学识渊博,尤其擅长书法和诗词。他的...
  • 24833
汉赋四大家 汉赋代表作品
  • 汉赋四大家 汉赋代表作品

  •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兴盛原因汉赋的兴盛,源于文体本身的发展,继承《诗经》、《楚辞》、《荀子》短赋而进一步发展。汉赋兴盛亦源于君王贵族的提倡。君王提倡于上,群臣响应于下,辞赋成了知识分子进身之阶,于是争相制作。汉赋兴起受...
  • 19686
汉赋四大家是哪个朝代的?他们的赋作有何特点?
  • 汉赋四大家是哪个朝代的?他们的赋作有何特点?

  • 汉赋四大家是东汉时期四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倾向,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汉赋四大家是哪个朝代呢?一、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赋作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
  • 6357
赋在汉代有多流行?后世为何将赋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 赋在汉代有多流行?后世为何将赋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一种不同于诗词,也不同于文的文体,介于二者间。在西汉、东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赋早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
  • 8124
张衡的文学成就:继承了前代赋家的赋心与表现手法
  • 张衡的文学成就:继承了前代赋家的赋心与表现手法

  •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他少时善文章,淡于名利,不愿出仕,直到33岁时,才应朝廷之召为郎中,时当安帝时,再迁为太史令,去官。顺帝即位,再为太史令,久之为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王相。永和四年卒,年62。张衡是中国文化史一个著名人物,对天文学有很深的研究,着有《灵宪》,对地震亦有...
  • 2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