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八归秋江的精彩文章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写景入画而凄艳,抒情沉郁而深婉
  •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写景入画而凄艳,抒情沉郁而深婉

  •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
  • 27876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此词文情逆转,却自然、通脱
  •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此词文情逆转,却自然、通脱

  •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
  • 29347
史达祖的《八归·秋江带雨》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史达祖的《八归·秋江带雨》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史达祖的《八归·秋江带雨》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整首词都弥漫着浓浓的愁苦和悲情,抒发了秋景所触动的感时伤怀之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八归秋江带雨,寒沙萦水,入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①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
  • 21449
春秋战国时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春秋战国时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众所周知,秦王不过是想要骗取和氏璧罢了,并不会真的割让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然而赵王迫于秦国强威,不得不派蔺相如出使秦国,那么蔺相如是如何智斗秦王,拿回和氏璧完好归赵的呢?完璧归赵秦王胸有成竹又略带得意洋洋地接见了蔺相如以后,蔺相如便将带来的宝...
  • 28807
王维当时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归江东,遂作《送沈子福之江东》
  • 王维当时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归江东,遂作《送沈子福之江东》

  •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
  • 8158
辛弃疾咏中秋的佳作:赏析《满江红·中秋寄远》
  • 辛弃疾咏中秋的佳作:赏析《满江红·中秋寄远》

  • 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也是一首咏中秋的佳作,只不过这首词是写给一位女子的,这位女子的身份后世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辛弃疾的妻子,有人说是辛弃疾喜欢的一位歌舞女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
  • 6356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原文介绍
  •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原文介绍

  • 越王勾践臣吴至归越,勾践七年也。百姓拜之于道,曰:"君王独无苦矣!今王受天之福,复於越国,霸王之迹,自斯而起。"王曰:"寡人不慎夭教,无德于民,今劳万姓拥于岐路,将何德化以报国人?"顾谓范蠡曰:"今十有二月,己巳之日,时加禺中,孤欲以此到国,何如?"蠡曰:"大王且留,以臣卜日。"于是范蠡进曰:"异...
  • 12076
崔涂《秋夕送友人归吴》全诗赏析
  • 崔涂《秋夕送友人归吴》全诗赏析

  • 《秋夕送友人归吴》年代:唐作者:崔涂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宽。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秋夕送友人归吴》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之一。...
  • 9408
秦淮八艳分别是谁?秦淮八艳的最后归宿是什么
  • 秦淮八艳分别是谁?秦淮八艳的最后归宿是什么

  • 秦淮八艳又叫秦淮八大名妓,此八大名妓是明末清初文人骚客笔下的最爱,她们才情斐然,貌美多情,而说到明朝时期的名妓那可是各个身怀绝技,她们能度曲吟诗,粗知拈韵,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么,想知道秦淮八艳是谁吗?秦淮八艳的最终归宿又是什么呢?带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 10116
《八归·秋江带雨》作者史达祖,原文翻译赏析
  • 《八归·秋江带雨》作者史达祖,原文翻译赏析

  • 八归·秋江带雨宋代:史达祖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
  • 27794
江淹《秋至怀归诗》:表达出了诗人与屈原的情思相通
  • 江淹《秋至怀归诗》:表达出了诗人与屈原的情思相通

  •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上努力追求新变,江淹正处于处于元嘉诗风向永明诗风的过渡时期,但其诗风既不追求古...
  • 3670
《秋蝉》香江的名字叫什么 香江又是什么身份
  • 《秋蝉》香江的名字叫什么 香江又是什么身份

  • 秋蝉越播越热了,这部剧正在慢慢步入正轨,剧情一环扣一环,并且整部剧的视觉观感非常棒,剧中所有的演员就目前来看演技都在线,希望后续的剧情也同样给力,希望它能够是一部合格的、耐人寻味的、引人入胜的谍战剧,很多人想知道剧中香江是什么身份呢?让小编来告诉你们吧。池诚从东江...
  • 19405
辛弃疾的中秋怀人词作:《满江红·中秋寄远》
  • 辛弃疾的中秋怀人词作:《满江红·中秋寄远》

  • 下面小编带来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满江红·中秋寄远(宋)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
  • 8339
柳永所作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表达出思归情绪
  • 柳永所作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表达出思归情绪

  •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一生放浪形骸,他的词多为市井阶层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柳永所作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吧。八声甘州·对潇...
  • 5249
江阴八十一日发生于什么时候?江阴八十一日的历史背景
  • 江阴八十一日发生于什么时候?江阴八十一日的历史背景

  •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
  • 27601
《秋蝉》香江是谁?香江的真实身份暴露了吗
  • 《秋蝉》香江是谁?香江的真实身份暴露了吗

  • 电视剧《秋蝉》正在热播中,网友们在看剧的时候对一些剧情和人物了解并不是很清楚,小编现在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么剧中香江身份暴露怎么回事?池诚得知叶冲身份了吗?让小编来告诉你们吧。香江身份暴露香江的身份还是被发现了,还好叶冲机智配合香江给宫本演了一出戏。香江最后是...
  • 2539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此词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此词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

  •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
  • 9019
江阴八十一日简介 江阴八十一日电影
  • 江阴八十一日简介 江阴八十一日电影

  •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战役背景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殉国,福王朱由崧于南京称帝改元弘光,明朝统治中心移往南方。平西伯吴三桂想支援京师,可惜没有来得...
  • 6827
韩翃所作的《送客归江州》,描绘了在江边送别了弃官归隐的友人的景象
  • 韩翃所作的《送客归江州》,描绘了在江边送别了弃官归隐的友人的景象

  • 韩翃,字君平,唐朝时期官员、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因作一首《寒食》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韩翃所作的《送客归江州》吧。送客归江州韩翃〔唐代〕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
  • 6713
赵嘏《长安晚秋》:写深秋拂晓的长安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 赵嘏《长安晚秋》:写深秋拂晓的长安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 赵嘏[zhàogǔ](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
  •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