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谷 >

胡马的精彩文章

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场景?
  • 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场景?

  • 想知道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场景吗?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草原骏马图。抒发一种迷茫人生,归宿何处的感情,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调笑令·胡马唐代: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译文胡马...
  • 8254
《房兵曹胡马诗》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 《房兵曹胡马诗》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 房兵曹胡马诗杜甫〔唐代〕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译文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所向无阻,不怕路途...
  • 6345
《房兵曹胡马诗》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房兵曹胡马诗》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房兵曹胡马诗杜甫〔唐代〕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译文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所向无阻,不怕路途...
  • 31470
李白诗词名句赏析: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 李白诗词名句赏析: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塞上曲》,一起来看看吧!大汉无中策,匈...
  • 4795
揭秘:唐朝21位和亲公主为何挡不住胡马度阴山?
  • 揭秘:唐朝21位和亲公主为何挡不住胡马度阴山?

  • 导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笔下的《出塞》诗。意思就是说,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还未回还。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现在依旧健在,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南下度过阴山...
  • 28065
韦应物《调笑令·胡马》:在早期涉及边塞的词中是别具一格的
  • 韦应物《调笑令·胡马》:在早期涉及边塞的词中是别具一格的

  •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调笑...
  • 24672
王昌龄的《出塞》好在哪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的《出塞》好在哪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的《出塞》好在哪里?《出塞》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
  • 27651
《幽州胡马客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 《幽州胡马客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 幽州胡马客歌李白〔唐代〕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
  • 24404
《调笑令·胡马》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调笑令·胡马》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 调笑令·胡马韦应物〔唐代〕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译文胡马啊,胡马,被远远地放牧在荒凉的燕支山下。四蹄刨沙刨雪独自奔跑嘶鸥,东望西望茫茫一片迷了来路。迷路啊,迷路,萎萎边草无穷无尽霭霭暮色笼罩着山头。赏析这首词描绘...
  • 2975
唐代诗人韦应物《调笑令·胡马》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 唐代诗人韦应物《调笑令·胡马》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 《调笑令·胡马》唐代韦应物所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调笑令·胡马韦应物〔唐代〕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译文及注释译文胡马啊,胡马,被远远地放牧在荒凉的燕支山下。四蹄刨沙刨雪独自奔跑嘶鸥,东...
  • 30993
杜甫为了反映青年时期锐于进取的精神,遂作《房兵曹胡马》
  • 杜甫为了反映青年时期锐于进取的精神,遂作《房兵曹胡马》

  •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 9583
《房兵曹胡马诗》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 《房兵曹胡马诗》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 房兵曹胡马诗杜甫〔唐代〕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译文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所向无阻,不怕路途...
  • 29949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胡大海真是少数民族?胡大海是个怎样的存在?
  •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胡大海真是少数民族?胡大海是个怎样的存在?

  • 文章来源:本文首发于社会科学报。长身铁面老先锋,知遇滁阳参大封。不掠不焚而不杀,阵中三约众军从。这首诗用短短28个字描述了一个勇猛无比,军纪严明的大将,而这名大将不是别人,正是为朱元璋起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胡大海。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县人,明史中描述大海长身,铁面,智力过人。...
  • 5002
胡芳:出身武将之家,司马炎最宠爱的妃子
  • 胡芳:出身武将之家,司马炎最宠爱的妃子

  • 她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宠妃,待遇仅次于皇后,此人便是胡芳,今天小编来说说她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胡芳,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三千佳丽的其中之一,她凭借什么能得到司马炎的专宠,甚至待遇仅次于皇后呢?咱们先来看看胡芳的出身。胡芳的爷爷是曹魏车骑将军、阴密侯胡...
  • 9636
三国最牛山村教师胡昭曾救过司马懿
  • 三国最牛山村教师胡昭曾救过司马懿

  • 三国时代能人异士多如牛毛,可有一人不得不提,此人便是胡昭。胡昭的名头,倘若搁在今日,恐怕是无人知晓的(甚至不如潘凤曹豹之流),可在当时,却是实实在在地占据了各大媒体人才榜的首页位置。好吧,我们不妨先翻开胡昭的个人档案,来寻个究竟:“胡昭,字孔明,养志不仕”(《三国志》)。短短...
  • 16607
为什么五胡乱华是司马懿导致的?司马懿都做了什么事情?
  • 为什么五胡乱华是司马懿导致的?司马懿都做了什么事情?

  •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革。然而,有人认为五胡乱华的爆发与晋朝末年的权臣司马懿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五胡乱华是司马懿导致的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个问题。一、政治斗争的影响在晋朝末年,司马家族掌握了大...
  • 14416
壮族乐器 壮族乐器“马骨胡”有何来历
  • 壮族乐器 壮族乐器“马骨胡”有何来历

  • 关于马骨胡的来历,在广西的壮乡山寨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聪颖俊俏的姑娘阿冉和一位勤劳勇敢的青年阿列,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非常相爱。阿列是个弹不虚发的好猎手,常常拉起土胡向阿冉倾述衷肠,阿冉则用嘹亮的山歌表达自己的一片钟情。阿冉家有一...
  • 17580
萧胡辇是谁?辽国皇太妃,驰聘半生爱马奴
  • 萧胡辇是谁?辽国皇太妃,驰聘半生爱马奴

  •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胡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咱们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不少人脑子里就会蹦出冼夫人、花木兰、平阳公主、秦良玉、梁红玉等知名历史人物,通过考古呢还发现,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有据可考的第一位女性军事将领,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政治家---妇好,...
  • 24671
胡善祥和马皇后一样贤良淑德 朱瞻基为什么要废掉胡善祥
  • 胡善祥和马皇后一样贤良淑德 朱瞻基为什么要废掉胡善祥

  •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胡善祥被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明朝的皇后,可以说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可是给开了个好头,这一点,要比当年刘邦的老婆吕雉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她出身于书香门第、能文能武,颇具胆识。在艰难逆境中,能够不离不弃,在大富大贵时又不奢不骄,始终不忘民间劳苦...
  • 26249
五胡乱华:责任在谁?曹操还是司马懿?
  • 五胡乱华:责任在谁?曹操还是司马懿?

  •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动荡时期,标志着西晋王朝的覆灭和南北朝的开始。然而,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责任归属,历来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是曹操的过错,因为他在临终前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导致皇位争夺战;也有人认为责任在司马懿,因为他篡夺了曹魏的皇位,开启了三国时期的混乱局面...
  • 19382